要有一顆愛國的心
那是在1950年,錢學森為了回國參加祖國的科學建設,他毅然決然放棄了國外的比較優厚生活待遇,更放棄了他在國外科技界正如日中天的學術地位和學術頭銜。在沖破了美國反動勢力的種種迫害和打擊,錢學森經過五年的不屈抗爭,滿懷希望地終于回到了自己的祖國。
在回國后,錢學森又把滿腔的愛國熱情轉化為夜以繼日的忘我工作,把自己全部的熱血和智慧,奉獻給祖國的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
而今,因為他為中國的國防科技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便被一些報刊譽為中國“導彈之父”,縱然這原本也是當之無愧的,但錢學森還是放棄了。
錢學森說:“導彈是大家研制出來的,絕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所以不希望新聞界這樣宣傳我。”
許多人想去采訪錢學森,寫他的傳記、報告文學,都被他謝絕了。老科學家虛懷若谷,淡然面對榮譽。錢老不僅放棄了榮譽,而且放棄了許多物質上的利益。單位要給他建房,他堅決不同意,說:“我不能脫離廣大科技人員”;
100萬港元的巨額資金支票,錢學森看都未看,就全部捐給了西部的治沙事業。至于題詞留念,為人寫序,參加鑒定會,出席開幕式,剪彩儀式,出國考察,兼任名譽顧問、名譽教授這些可以名利雙收的別人求之不得的好事,他也是一概推辭掉了。
一是因為他對這些事情看得很淡,二是他要靜下心來,抓緊一切時間,為祖國的科技事業和現代化建設專心工作。只有鉆研科技才是他最大的樂趣,只有祖國的強大才是他畢生的不懈追求。
上一篇:要有一顆善良的心
下一篇:要有一顆進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