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于現狀就是向貧窮的過去奔跑
失敗的方式很多:缺乏個人能力、遭遇困境無法逾越、單打獨斗無人幫助、失去夢想……追尋財富的過程總是困難重重,失敗在所難免。當功成名就或者已經擁有一定錢財和地位時,失敗是否就會遠離自己?當然不是,一個貪圖享樂的人最終會將財富葬送,只有懷有更高的夢想,將既得財富視為新的臺階,人生才能有更大發展。
李想,北京泡泡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身家過億,2006年被評為“中國十大創業新銳”。他的泡泡網在2005年的純利潤1000萬,市場價值2億元。
李想2000年創建泡泡網,2001年下半年將公司從石家莊轉移到北京。2005年向汽車行業擴張。一系列的動作顯得迅速而具有野心。李想也從不否認自己是個不安于現狀的人。在將事業重心轉移到北京的過程中,他遇到了點麻煩:第一是之前的個人網站讓他賺了點錢,第二便是最初和自己創業的朋友中途退出。前者是利益相誘,短時間內吃穿不愁,繼續前行還是安于現狀?后者是遭受打擊,失去左膀右臂,前進還有動力嗎?思索再三,李想毅然選擇繼續為事業奮斗。他不相信自己僅僅能賺幾萬塊錢,也不相信自己的事業就此完結。
來到北京,李想重整旗鼓,扛過短暫的危機,使自己的泡泡網取得了巨大發展。
如果當初李想安于享受幾萬塊錢的短暫榮華,將繼續奮斗的念頭拋到腦后,他就不會有現在的成績。一個不安于現狀的人才有爭取更大財富和成功的野心。人不應被一時的利益迷惑了雙眼,安于現狀,停滯不前,只會讓自己慢慢“墮落”,直至重歸貧窮,失去已有的一切。
有一個叫李剛的人,他曾經在一家合資企業任首席財務官。在成為首席財務官之前,工作非常賣命,也做出了突出的成績。老板非常賞識他,第一年就把他提拔為財務部經理,第二年提拔為首席財務官。
坐上首席財務官的職位后,拿著豐厚的薪水,駕著公司配備的專車,住著公司購買的豪宅,他的生活品質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然而,他的工作熱情卻一落千丈,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享樂上面。
當朋友問他還有什么追求時,他說:“我應該滿足了,在這家公司里,我已經到達自己能夠到達的頂點了。”李剛認為公司的CEO是董事長的侄子,自己做CEO是不可能的,能夠做到首席財務官就到達頂點了。
他在首席財務官的位置上做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卻沒有干出一點值得一提的業績。朋友善意地提醒他:“應該上進一點了,沒有業績是危險的?!?/p>
幾天之后,他就被辭退了,豐厚的薪水沒了,車子也歸還給了公司。一切都是因為他的懶惰和缺乏進取心。
永不滿足是促使事業成功的強有動力。獲得暫時的成功之后,如果就此心滿意足,不思進取,最初的成功就會成為失敗的源頭。
貧困的人常能白手起家;反之,繼承父母財產的人,卻往往家道中落。如此看來,沒有欲望的人,就好比沒有上發條的鐘表一樣,要鐘表走動,必須費些力氣,親自上緊發條。卡萊爾說:“沒有追求的人很快就會消沉。哪怕只有不足掛齒的追求也總比沒有要好?!备蝗硕际怯啦恢愕摹耙靶募摇?,無論取得了怎樣的成績,心中的目標總想著下一個。
上一篇:守得“大愚”才是“大智”
下一篇:寵辱不驚,更要“毀譽不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