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的《陳情表》
那是在隋唐時期的一天,李密的家中忽然熱鬧起來。朝廷派了一個官員,捧著詔書,來到李密的家中。
“您就是李密吧!恭喜您,皇上下詔,拜您為‘洗馬’,征召您入朝呢!”
“洗馬”就是太子的老師,必須德行高、學問好的人才能擔任。成為“洗馬”,是許多讀書人的盼望和夢想!尤其在晉朝,門閥觀念嚴重,朝廷里重要的職務,全由世族掌控。寒門出身的人,要想登上朝廷,可說是非常困難。
如今,晉武帝欣賞李密,選他為太子的老師,對一個出身寒門的人來說,真是莫大的恩寵。
但是,李密說什么也不想就任。因為,他祖母年邁,臥病在床,需要人照顧。他把詔書往旁邊一放,端起剛熬好的湯藥,進到內室。
“奶奶,今天精神好些嗎?”
李密一邊侍奉著祖母,一邊詢問祖母的病情。
“好……些……了……”祖母強打起精神,聲音十分微弱。
李密望著垂垂老去的祖母,想著她往日溫煦、慈愛的模樣,心中更堅定了不去上任的決心。
每天,李密只顧著抓藥、熬湯,伴著祖母談心、說話。
沒想到,這詔書一擱,就是好長時間。終于,屋外傳來急促的敲門聲——
嘭嘭嘭!嘭嘭嘭!
李密把開門一看,原來是縣衙里的差役。“李密,快快上任吧!小心皇上動怒!”
接著,州司也騎了快馬,匆匆地趕到李密家,催著他說:“別怠慢了,等皇上降下罪來,少不得你身首異處!”
李密一驚:“這該怎么辦?”皇上不比一般的官吏,對他的厚愛沒有推辭的道理。更何況,報效國家不也正是祖母平日的教誨!
可是,祖母已經96歲了,能不能還有一口氣,就全靠他了。他怎么能撒手不管呢?
李密在屋里,一會兒低頭沉思,一會兒仰天長嘆。月光已經映滿了整個屋子,李密還一直站在那里。
“看來,我只有冒著觸犯龍顏的危險,給皇上寫一封信了。”
李密想著,就立刻提起筆來,把自己的身世,以及和祖母相依為命的情景,寫了下來,希望能得到皇上的諒解。
他寫道:李密一個好像被老天爺遺忘的人,出生才六個月,父親就去世了。家里的重擔,完全落在了母親肩上。她要照顧著幼小的李密,還要給鄰家做些雜活,貼補家用。
母親的娘家人,見不得女兒這么辛苦,硬是死拖活拉的,把李密的母親帶回娘家,另嫁給了別人。
李密的祖母站在一旁,一句話也沒說,只是含著淚。她對媳婦有萬般的不舍,可是又能如何?只能怪老天爺!更何況,她又怎能因此耽誤了媳婦的青春呢!
可是,坐在床沿的李密就不同啦。他哭得像個淚人兒,不停地叫著:“娘!娘……”直到母親的身影消失。
“乖,阿密,不哭,還有奶奶在呢!你娘有她的苦處。”祖母抹掉李密臉上的淚水,把他緊緊地摟在懷里哄著。
漸漸的,李密似乎懂了,生活中就只有他和祖母兩個人了。
他顯得特別乖巧,不像平常人家的孩子,愛哭鬧,頑皮。
但是,災難并沒有結束。李密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把祖母累得團團轉。她到處找人問藥方、抓藥、喂食……
貧寒的家境,羸弱的體質,使得李密9歲時還不能走路!
祖母的心里別提有多焦急了。“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看來,只能給阿密多吃些飯了。”
祖母想定后,就把米熬成粥,分成干飯和稀湯。“來,阿密,多吃些飯,身體才能硬朗些。”
“咦?奶奶,你怎么只喝湯呢?”
“奶奶不餓,喝些湯汁就夠了。”慢慢地,李密被拉扯大了。
“阿密,我們雖然貧窮,可要有志氣。”
祖母摟著李密的肩膀說:“好好兒念書,將來才會有出息。”
“會的,奶奶,我一定不會辜負您的期望。”
李密在祖母的鼓勵下,奮發向上,終于成為飽學之士。但是,此時,祖母老了、病了。她躺在床上,氣息奄奄。
李密的孝行和博學,被鄰居們談論著,贊嘆著,漸漸地傳了開來,像漣漪一般,愈傳愈遠。
當地太守知道了,推舉他當孝廉。刺史也有耳聞,召他為秀才。但是,李密都拒絕了。因為,祖母需要他的照顧。
皇上讀著李密身世的書表,不禁嘆道:“原來,李密不但學識豐富,更是一個千古的孝子!”
皇上繼續往下看這份書表,那是李密的懇求:“皇上,我自幼和祖母相依為命。如果沒有祖母,就沒有今天的我。然而,祖母失去我,更沒有辦法安養余年。我今年44歲,報效國家的日子還長。
但是,祖母已經96歲了……祈愿陛下,成全我為人子孫的一點兒小小心意,別使我連反哺的烏鴉都不如!來日,臣報效陛下,即使肝腦涂地,也在所不惜。”
讀完李密的陳情,皇上大為感動,久久不能言語:“是該成全李密的孝心的。”皇上心里這樣想。
于是,皇上命令左右:“選兩名貼心的奴婢,送往李家。還有,叫縣衙準備可口的膳食,給李家祖母享用。”
這份書表,就是流傳千古的名作《陳情表》。歷史上,把李密的《陳情表》和諸葛亮的《出師表》并舉,稱:讀《出師表》不哭的人,是不忠。讀《陳情表》不哭的人,是不孝。因為,這兩篇都是人間至情至性的文章哪!
上一篇:朱顯不分祖產
下一篇:來源于責難的招牌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