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者事竟成
拉夫倫出生在巴黎,那里有權威性的醫學院。他出身貧寒,很小的時候便不得不去醫學院的實驗室打雜,好掙點錢交學費,繼續他的學業。
醫學院經常召開學術研討會,來自法國各地的醫學專家,常常在這里交流科研成果,共同探討制服病魔的各種辦法。這里發生的一切都使拉夫倫大感興趣,但是,臨時的打雜工,根本不可能正常接觸這些事物。
小拉夫倫在做工休息時間,常常躲在不被人注意的地方,悄悄地觀看醫學家們的各種實驗。他就在心里記下醫生的實驗過程和方法,回家后便立刻整理在本上,作為寶貴的資料保存。有機會的話,他還偷著做做實驗。
醫生們談論時,小拉夫倫就躲在一旁用心諦聽,專心致志地整理成筆記。他備有一個記事本,每天都帶在身邊,將在醫學院的有益見聞,全都記在上面。有的詞、名稱不會寫,他就先標上音或畫圖。
一次,小拉夫倫的鄰居得了病,他便把“偷學”來的治療方法告訴鄰居。鄰居的病很快就治好了,還夸獎小拉夫倫是個有心人。這更激發了小拉夫倫“偷”學醫術的積極性。
只要拉夫倫聽到醫生們談論治病的事,他就瞪大了眼睛,緊閉嘴巴,耳朵豎得長長的。他對醫生們的談論,從不輕易放過,篩選出有價值的醫學知識,歸類記載。專家們說的醫學專門用語,有許多他聽不懂,但是,卻一字不漏地記下來。
等專家們休息時,小拉夫倫才畢恭畢敬地請教他們。一次,小拉夫倫又專心致志地“偷”聽專家們談論,邊聽邊記,一位專家走到小拉夫倫跟前,拿過小拉夫倫的記事本一看,不禁大吃一驚,小拉夫倫把他們的談話記得是那樣詳細。
在專家們的追問下,小拉夫倫如實述說了自己“偷”學醫學知識的情況。專家們都很受感動,表示樂意幫助小拉夫倫學醫,凡是小拉夫倫想學的知識,都可以直接請教專家。
醫學院成了拉夫倫的大課堂,醫學家們對拉夫倫的人品和學習精神評價極高。他們都愿意向他傳授更多的知識。從此,小拉夫倫改善了學習環境,他更加刻苦地學習了。
拉夫倫一方面完成中學功課,一方面盡量多學一些生物學和醫學知識。此時,拉夫倫當一名醫生的愿望更加強烈了,連醫生們診病的程序和開的處方,拉夫倫都不厭其煩地記了下來。
時間長了,拉夫倫就能運用自如地面對病人,做出治療方案了。有志者事竟成。小拉夫倫還沒有讀完中學便成為這家醫學院有史以來第一位學歷不夠而特許入學的大學生。
上一篇:無法拆除堅厚的心墻
下一篇:有理想就要去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