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切爾夫人——“牛奶事件”顯領袖才能
——“牛奶事件”顯領袖才能
撒切爾夫人(1925—2013),原名瑪格麗特·希爾達·羅伯茨,英國保守黨第一位女領袖和英國第一位女首相,并且連任三屆。她以卓越的領導才能獲得了巨大國際聲譽。
撒切爾夫人于1970年被任命為英國教育部的部長。不久,保守黨制訂了一項減少所得稅的政策。為避免出現(xiàn)財政赤字,保守黨要求各個部門都各自想辦法,減少本部門財政支出。
作為教育部長的撒切爾夫人,經過反復考察和研究,決定取消政府向小學生提供的一天三次的免費牛奶。她覺得牛奶沒多少錢,家長也能承擔得起。而政府取消這個政策,卻可以節(jié)省一大筆開支,而且也不會影響教學質量。可她沒有想到,由此引起的一場軒然大波,竟差一點斷送了她政治前程。
這個政策一出臺,就引起了許多學生家長的強烈不滿,他們把矛頭都對準了撒切爾夫人。更嚴重的是,保守黨競爭對手的工黨,時刻緊盯著保守黨的行動。
這一次,工黨抓住機會,在報紙上大肆攻擊撒切爾夫人,稱她為“英國最不受歡迎的女人”,還給她起了個綽號叫“奪去牛奶的撒切爾夫人”。報紙上言論進一步煽動了群眾的不滿情緒。
撒切爾夫人是個有主見的人,面對來自各方壓力,她依然按照既定方針走下去。有一次,她到一所大學演講,遭到了學生們的抗議示威。學生們喊道:“學校的牛奶呢?”“保守黨人滾出去!”學生們憤激的聲音壓過了她的演講聲。會場里哄亂一堂,有人還向她扔紙鏢。
面對這種場面,撒切爾夫人仿佛對那些搗亂的人視而不見,她仍鎮(zhèn)定自若地演講著。撒切爾夫人正演講著,突然她眼前黑影一晃,一個拳頭大的東西向她飛來,快得根本來不及躲避,她感到胸口一陣劇痛。接著“咚”的一聲,一塊石頭掉在地上。
撒切爾夫人身子不由得微微一晃,但她又急忙站穩(wěn)了。她在停頓一兩秒鐘后,強忍著劇痛和憤怒,裝作什么事也沒發(fā)生一樣,繼續(xù)演講下去,直到結束。
回到家里后,撒切爾脫下衣服,胸前是一塊又青又紫的傷痕。這個時期,要求撒切爾夫人辭職呼聲雖然越來越高,卻沒能左右當時的首相希思。因為撒切爾夫人勤懇的工作態(tài)度和卓越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希思要求她繼續(xù)留任教育部長職位。
后來,撒切爾夫人通過自己不懈努力,終于向世人證明了她在政治方面的卓越才能,并于1975年當選為保守黨領袖。
“一塊飛來的石頭”并沒有使撒切爾夫人退縮,她以驚人的忍耐力,極冷靜的理智,在大眾面前保持了良好形象,使她一步步走向了成功,最后當選了英國首相。
上一篇:擁有從容豁達的態(tài)度
下一篇:無微不至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