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工作,進得去也要出得來
“一頭栽下去”,是很多人戀愛時都要經歷的過程。但是你可知道,很多事情都能和愛情一樣讓你深深陷進去。譬如,工作就能讓人在不知不覺中陷入“無法自拔”的境地。
在這個以工作為導向的社會里,制造了無數對工作狂熱的人。他們沒日沒夜地工作,整日把自己壓縮在高度的緊張狀態中。每天只要睜開眼睛,就有一大堆工作等著他。
你如果要判定這個人是不是“工作狂”,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放假。因為,有很多工作狂最討厭節日,尤其是放長假,對他們而言,簡直就是一種折磨。只要一閑下來,他們就會悶得發慌,恨不得趕緊逃回辦公室里。
其實,工作狂不單單指做事的狀態,也是一種心理的狀態。據心理研究人員分析,具有工作狂特質的人大都是目標導向的完善主義者。一切以原則掛帥,他們企圖從工作中獲得主宰權、成就感與滿足感,任由生活完全受工作支配。他們相信只有工作才是一切意義的所在,活動、人際關系對他來講都是無關緊要的。
從第一天上任開始,某外企大中華區經理泰德心里只有一個目標——一定要做出一番成績。由于急于求表現,他幾乎是拼了命工作。別人要求100分,他非要做到120分不可,總是超過別人的預期。
那段時間,泰德整個心思完全放在工作上,不論吃飯、走路、睡覺,幾乎都在想工作,其他的事一概不過問。對他而言,下班回家,只不過是轉換另一個工作場所而已。
拼命工作的結果不僅使他與家庭產生了距離,與員工更是形成對立的局面。而他自己,其實過得也并不快樂,常常感覺處在心力交瘁的狀態。
當時,泰德不認為自己有錯,覺得自己做得理所當然;反而責怪別人不知體諒,不肯全力配合。不過,慢慢地他也發現,縱然自己使盡了全力,卻總是追不到自己想要的。
35歲以后,泰德才開始領悟,過去的態度有很大的偏差。處處以工作成就為第一,沒有想到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雖然口口聲聲說是為了別人,但其實是為了掩蓋自己追求虛榮的借口。
泰德不否認“人應該努力工作”。但是,在追求個人成就的同時,不應該舍棄均衡的生活;否則,就稱不上“完整”的人生。泰德的領悟是這樣的:工作既要進得來,還要出得去。只有進得來才能把工作做好,而只有出得去才能均衡生活,使自己的人生更豐富、更有意義。
重新調整腳步之后,泰德發現比較喜歡現在的自己,愛家、愛小孩,還有自己熱衷的嗜好。他沒想到這些過去自己所不屑、認為是浪費時間的事,現在卻讓他得到非常大的滿足。對于工作,他還是很努力,至于結果,一切隨緣。
上一篇:把自己的得意之事放在心里
下一篇:掬一捧清泉,原來只需換個地方打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