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 慢下來,感受生活的風景
有一個木制車輪被人砍下一個角,它從此成了廢物,再也不能使用了。車輪很傷心,它決定找一塊合適的木塊填補自己,使自己重新變得完整、有用處,于是它開始長途跋涉。
它走得很慢,一路上,它看到了美麗的草原、鮮艷的花朵,還有各種各樣的動物。累了,它就在柔軟的草地上打盹,聽著風和小鳥的歌聲,覺得心中十分安寧。
終于有一天,它找到了合適的木片,又變成了一個車輪。再次被裝到車上時,它發現自己只顧著向前滾動,再也看不到美麗的風景,再也聽不到動人的歌聲。它覺得很痛苦,原來殘缺也有殘缺的好處,一旦走得太快,就會錯過很多東西。
常聽人感慨世事難兩全,但不能兩全也許并不是一件壞事,殘缺的部分有時能給人帶來驚喜。就像故事中殘缺的車輪想要變得完整,一番旅程后,它突然明白當一個人太過圓滿、太過急切,就會錯過很多重要的東西。生命的意義不是不停趕路,有時需要步調慢一點,眼光不要只盯著前方不放,才能更好地欣賞大千世界。
一個人如果能以欣賞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一切,即使他不富有、不特殊、不引人注意,卻也會有一份他人比不上的充實心態。人生的富足不在于擁有和索取,而在于你的心靈發現了什么。凡事如果囫圇吞棗,就會沒了滋味。人要想有一雙發現的眼睛,就要學會放慢步調,仔細觀察周圍的事物,用心體會周遭的每一個細節。當你能夠做到用心靈體會周圍事物的每一個起伏,你便擁有了一顆禪心。
我們處在一個忙碌的時代,身心每一天都在高速運轉,大街上終日都有匆匆忙忙的身影。人們為了生計奔波,在這樣的情況下談參禪,何其不易。但也正因如此,心靈才更需要禪來舒緩。我們的心就像一塊柔軟的布,被現實浸透擠壓,皺皺巴巴,沾上各種泥漿,越來越硬。我們需要清風舒展它,需要細雨洗滌它。親近自然,領悟禪意,就是心靈的清風細雨。
格林先生是個忙碌的英國人,每天都在為工作奔忙,連周六周日也不得休息。這一天,格林先生聯系了一個位于偏遠牧場的廠商,他自己開車去簽合同。歸途中,汽車拋錨,他打了電話給汽車公司,汽車公司的人向他道歉,說要半天以后才能來拖車。格林先生自認倒霉,給自己的妻子打了個電話,妻子說:“既然晚上拖車才能來,這個時間你不妨下車散散步,看看景色。”
格林先生本想在天黑前回到公司交差,現在,他知道交差無望,索性下了車,走向田野。此時是秋天,金黃色的牧草蔓延在陽光下,有三三兩兩的牛羊在散步。眼前的美景讓格林先生忘記了所有的郁悶。更讓他奇怪的是,這樣的景色他明明經常看到,為什么今天格外入眼?
格林先生一直逛到天黑。回家后,他對妻子說起今日的經歷,妻子說:“太忙碌的人就會忘記身邊的風景。看來,我們應該經常去野外游玩,陶冶我們的身心。”
人們常覺得活得累,并不是因為生活本身就勞累,而是因為他們不肯停下來休息。故事里的格林先生因為一次意外的拋錨,才看到那些被他忽略已久的風景。如果一個人能常常提醒自己慢下來,就能多一些時光享受生活,欣賞這美麗的世界。慢一點并不是停滯,只是讓腳步更加舒緩,讓目光更加柔和,讓心靈更加空曠。
萬物都是美麗的,特別是置身自然之中,綠色的樹木能夠舒緩你的雙眼,清新的花香能夠拯救你被人工香料“荼毒”已久的胸膛,廣闊的天地能讓你舒展被格子間束縛的四肢……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親近自然的時候,你才能找回生命最初的寧靜,你會明白自己的渺小,察覺自己的幸福,懂得什么是滿足。
禪,就是一種回歸到自然,體味生命本源的靈性。最簡單的東西最能讓人心情放松,也最有價值。多多體會簡單的東西,那些能給你滿足的事物就在你的身邊:美麗的風景不應該只是一種擺設;心中的事業也不該是折磨人的重擔;隨著歲月增長的不是年齡,而是更多歡樂的機會,更加豐富的見聞,更為平和的心境。保持一顆禪心,記得生命最初的那份平和與透徹,不論順境逆境,都能自得其樂,笑對人生。
上一篇:想要征服痛苦,就得知道對自己最重要的
下一篇:憎恨是解決事情最壞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