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 不偏執,就不會失去中肯的判斷
對善良的過分執著讓人走向懦弱,不再是善良。過猶不及,世間萬物都是如此。過分看重金錢的人,常常成為金錢的奴隸;過分看重名利的人,為了更高的位置不擇手段,毀了自己的未來;過分看重安逸的人,就會貪圖享受,不思進取;過分看重所謂的“人品”,就會無法接受他人的缺點,與世俗格格不入……執念太深,就變成了執迷不悟。執著讓人專注,讓人奉獻,卻也讓人迷失。
人需要有一些執著精神,否則凡事淺嘗輒止。看到有興趣的東西就去嘗試,遇到一點小困難就放棄,這就是不夠執著的表現。而執著的人知道毅力的重要,他們一旦有了興趣,就要弄懂弄透,不會害怕困難,更不會半途而廢。他們大多是成功者。
執著與過分執著有什么區別?拿登山為例,有些人不過到了半山腰就下去,這是半途而廢者;那些真正攀登到山頂,享受了“會當凌絕頂”的快感,留下了美好回憶,然后下山去攀登另一座高峰或者去做其他有用的事的人,就是執著者;那些好不容易攀到山峰,從此留戀不已,再也不肯下山,或者到了半山腰,明明前方再也無路可走,寧可在山腰上抱怨也不肯下山的人,就是過分執著。
一個年輕人讀過很多書,寫過一些被人稱贊的詩歌,自以為是個天才。他想要得到更高的地位,受到更多人的關注,他對自己的現狀越來越不滿,于是陷入了痛苦之中。
年輕人的父親見兒子愁眉不展,就對兒子說:“你這么不開心,不如放下工作,和我一起去海邊走走吧,也許海邊的風景能令你恢復活力。”
兒子和父親去海邊度假,每天早晨,他們看到漁船出海歸來,將漁網里的魚和貝在陽光下晾曬,兒子問漁夫:“你們出去一次,能打回多少東西?”漁夫說:“我們不計較能打回多少東西,只要不是空手而回,就沒有白去一次。”
年輕人突然領悟了什么似的,對父親說:“我覺得我沒必要為現狀哀嘆,如果看不到自己的成績,我會越來越失落。事實上我已經得到了不少東西,難道不是嗎?”
“是的,我很高興你想開了。”父親說,“執著固然重要,但比執著更重要的是快樂。”
很多時候,執著代表著對自己的高標準嚴要求,并不是一件壞事。但凡事都有度,一旦要求過了頭,就會變成巨大的壓力,工作不再是工作,變成了壓迫;成績不再是成績,變成了休息站,預示前邊還有更多事要做;目標也不再是目標,變成了自我強迫的源頭。
故事中的青年很幸運,他有一個明理的父親,在他即將被壓垮的時候,帶他去大自然中放松身心,體味人生百態。人往往不能自己明白、自己醒悟,但如果長久地執迷不悟,只會被執念羈絆。執著本來是件好事,一旦做過了頭,就成了錯誤。
執著到了深處就變成了一種貪念,執著往往是因為得不到,或者得到得不夠多、不夠好。這個時候繼續追求,實際上已經超過了自己的能力和承受力,追求那些本不屬于自己的。人生最大的悲劇就是追求錯誤的東西,這等于放棄了原本屬于自己的幸福,硬要走一條充滿坎坷無法實現目標的路。一個明理的人應該懂得放下執念,與其被執念所累,不如活得灑脫。
上一篇:不低估事情的難度,更不低估自己的能力
下一篇:不是世界貧瘠,而是你缺乏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