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放縱欲望追逐富貴
在生活中,有些人對金錢似乎有一種特殊的感情——無休止的欲望,有人將其稱為貪婪。他們總是為賺錢而工作,他們認(rèn)為人生的唯一目的就是賺錢。但實際上,很多時候,錢即使再多,也無法滿足他們的欲望。一個人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即使他有很多錢,也只不過是金錢的“奴隸”而已,無法從中獲得真正的快樂和滿足。
相傳,古代有一個富商,生意做得很紅火,他每日十分操心、精于算計,有很多煩惱。他家隔壁住著一對夫妻,夫妻倆以做豆腐為生,雖說生活清貧辛苦,他們卻有說有笑。富商的太太見此,心生嫉妒,對自己的丈夫說:“別看咱家有錢,可我覺得還不如隔壁賣豆腐的窮夫妻。他們雖說窮,可快樂值千金啊!”富商說:“那有什么?我讓他們明天就笑不出來。”說完,他一抬手,將一只金元寶從墻頭扔了過去。
第二天清晨,那對窮夫妻發(fā)現(xiàn)了地上那只來歷不明的金元寶,他們欣喜異常,心想這下發(fā)財了,再也不用辛苦地磨豆腐了。可是,用這些錢干點什么呢?他們盤算來,盤算去,也沒個主意;他們還擔(dān)心被左鄰右舍疑為偷竊了錢財。如此這般,他們開始茶飯不思、寢食難安。從此,再也聽不到他們的笑聲了。
可見,金錢有時帶給人們的不一定是快樂,而是煩惱。人生一世,折磨人的不一定是貧窮,而是各種各樣的貪欲。
一個人如果過分沉湎于物質(zhì)追求,就會變得欲壑難填。無節(jié)制的欲望將很多人引入歧途,給他們帶來無盡的煩惱。
從前,有兩個很要好的朋友,決定一起到遙遠(yuǎn)的圣山去朝圣。他們兩人背上行囊,風(fēng)塵仆仆地上路了,并發(fā)誓不達(dá)圣山朝拜,絕不返家。
他們走啊走,走了十幾天之后,在路上遇到了一位年長的圣者。這位圣者看到他們兩人如此虔誠地千里迢迢要前往圣山朝圣,十分感動,告訴他們:“這里距離圣山還有十天的腳程,但是很遺憾,我在這個十字路口就要和你們分手;在分手前,我要送給你們一個禮物!就是你們當(dāng)中一個人先許愿,他的愿望一定會馬上實現(xiàn);而第二個人,就可以得到那愿望的兩倍!”
此時,其中一人心里想:“這太棒了,我已經(jīng)知道我想要許什么愿了,但我不能先講,因為如果我先許愿,我就吃虧了,我的那位朋友就可以得到雙倍的愿望!”而另外一人也自忖:“我怎么可以先講,讓我的朋友獲得加倍的愿望呢?”于是,這兩個人就開始“客氣”起來,“你先講吧!”“你比較年長,你先許愿吧!”“不,應(yīng)該你先許愿!”他們兩個人彼此推來讓去,“客套”地推辭一番后,都開始不耐煩起來,兩人的語氣和態(tài)度也都變了:“你快講啊!”“為什么我先講,你先講吧!”
就這樣,到了最后,其中一人生氣了,大聲說道:“喂,你真是個不識相、不知好歹的人呀,你要是再不許愿的話,我就把你的腿打斷!”
另外一人一聽也生氣了,心想:你竟然恐嚇我!既然你這么無情無義,我也不必對你有情有義!我沒辦法得到的東西,你也休想得到!于是,他干脆把心一橫,狠心地說道:“好,我先許愿!我希望——我的一只眼睛瞎掉!”
很快,這個人的一只眼睛就瞎了,而另外那人的兩只眼睛隨即也都瞎了!
原本,這是一件十分美好的禮物,可以讓這兩位好友共享,但是因為“貪念”與“嫉妒”左右了他們的心,所以使得“祝福”變成了“詛咒”,使“好友”變成了“仇敵”,更是讓原來可以“雙贏”的事,變成了兩人兩敗俱傷!
利令智昏,貪婪之心是天下禍端之所伏。貪婪會讓當(dāng)事者失去理智,變得情緒狂熱而難以自控,結(jié)果不但傷人,自己也會付出沉重的代價。對此,《菜根譚》勸誡人們:“峨冠大帶之士,一旦睹輕蓑小笠飄飄然逸也,未必不動其咨嗟;長筵廣席之豪,一旦遇疏簾凈幾悠悠焉靜也,未必不增其綣戀。人奈何驅(qū)以火牛,誘以風(fēng)馬,而不思自適其性哉?”意思是說:身穿蟒袍玉帶的達(dá)官貴人,一旦看到身穿蓑衣、頭戴斗笠的平民百姓,飄飄然一派安逸的樣子,難免會發(fā)出羨慕的感嘆;經(jīng)常奔忙于交際應(yīng)酬,飲宴奢侈、居所富麗的豪門顯貴,一旦遇到窗明幾凈、悠閑自在、安然寧靜的環(huán)境,心中不由得會產(chǎn)生恬淡自適的感覺,這時也難免會有一種留戀、不忍離去的心境。高官厚祿與富貴榮華既然并不是那么可貴,世人為什么還要費盡心機(jī)、放縱欲望、追逐富貴呢?為什么不設(shè)法去過那種悠然自適的生活,恢復(fù)本來的天性呢?
所以,人在翹首觀望那沒有得到的更多東西時,還應(yīng)回首看看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懂得知足。因為只有懂得知足,人才不會過分貪婪,也才可以避免讓自己去承受那些不必要的憂愁和苦惱。學(xué)會知足,遠(yuǎn)離貪婪,別讓“貪婪”為自己的心戴上“枷鎖”。懂得知足,人會越來越幸福!
上一篇:不做“死讀書、讀死書、書讀死”的人
下一篇:世間并不缺少快樂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