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失控的負向情緒是一場自我消耗
情緒是一面鏡子,照射出了世間悲喜交加的場景:愉悅時開懷大笑,生氣時怒火中燒,悲傷時痛哭流涕,焦慮時徹夜難眠……無論哪一種情緒,都屬于正常的心理反應,但凡事皆有度,一旦某種情緒持續的時間過長,就會變成一場嚴重的自我消耗,甚至引發身心疾病。
丹麥有一項研究,從2000年開始啟動,歷時11年之久,受試者為9870名成年人。結果發現,與沒有相應問題的人對比:常因夫妻關系出現情緒困擾的人死亡率增加1倍;常因親子關系焦慮的人死亡率增加0.5倍;常與家人吵架的人死亡率增加1倍;常與鄰居爭吵的人死亡率增加2倍。
在短期的時間內,我們可能覺察不出持續的負面情緒對身體造成的嚴重傷害,但我們依然會出現一些不好的體驗,比如,頭痛的頻次增加,頸椎和后背感到疼痛;無法集中精力工作,經常感到心神不安、焦慮急躁;跟周圍人溝通時動不動就發脾氣,說出一些難聽的話;尚未開始一天的工作,就已經感覺精力不足了。
全球著名心理學家吉姆·洛爾博士在《精力管理》一書中,對比了網球巨頭麥肯羅和康納斯在情緒管控上的差別,以及情緒對其職業生涯的影響。
麥肯羅在整個職業生涯中,情緒一向控制得不太好,無論是自己失誤還是對裁判不滿,都會讓他憤怒和沮喪,且這種情況隨著年齡的增加變得愈發嚴重。康納斯只是在早期階段不太懂得控制情緒,可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他開始帶著愉悅和激情去享受每一場比賽。
精力錦囊
無論哪一種情緒,都屬于正常的心理反應,某種情緒持續的時間過長,就會變成一場嚴重的自我消耗,甚至引發身心疾病。
麥肯羅和康納斯都是出色的網球運動員,也都曾連續幾年排名世界第一,從能力層面來說幾乎不相上下。但是,從整個職業生涯的時間軸上來看,麥肯羅在34歲就退役了,而康納斯在39歲依然打進了美國公開賽的半決賽,并在40歲時才退役。
對于負向情緒的影響,麥肯羅自己也意識到了,他說:“如果我不陷入那樣的情緒,表現會更好。但是我卻不能信任自己的才能,或者任何事物。”他承認,放任憤怒的情緒是導致“人生最大損失和最痛苦的失敗”的關鍵因素,即在1984年法國公開賽的決賽中,他對陣倫德爾,開盤連勝兩局,卻輸掉了比賽。因為他在法國人身上浪費了太多的精力,一直處在滿腔憤怒當中。
在看到這些事實的時候,我們不能只充當一個旁觀者,而是要引起重視和警覺,并認真地思考:我是不是一個習慣了讓負面情緒蔓延的人?這些負面情緒給我的人生帶來了怎樣的影響?想象一下,如果可以控制好情緒,我的生活會有怎樣的變化和不同?
上一篇:大膽行動,畏首畏尾只會延誤時機
下一篇:女孩,微笑是你最美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