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小虧,才不至于吃大虧
早在古時候,大圣人孔子就曾經說,小不忍則亂大謀。這句話告訴我們,必須學會忍讓,才能做成大事。當然,人生中不但要忍耐一時的怒氣,也要學會對于人生的苦難多多忍耐。孟子曾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這樣一來,人才能得到鍛煉,堅定意志,成就大業。由此不難看出,忍耐和忍讓,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美德。人如果缺乏忍讓的精神,就很容易陷入沖動之中,也使我們的生活被動不堪。
尤其是現代社會,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很多人之間都存在著競爭和利益關系。常言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那么有利益和競爭的地方,也就會有紛爭。為了讓自己得到更多的好處,也在工作和事業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幾乎每個現代人都在不遺余力地打拼。發生矛盾時,如果我們只盯著眼前的利益看,而忘記與他人和諧相處的重要性,就難免會因此得罪人,導致未來的生活和工作都受到影響。正是因為不斷地從生活和工作中得到經驗教訓,所以人們常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給海闊天空,也有人說,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古人也曾說過,吃虧是福。對于生活中很多雞毛蒜皮的小事情,我們根本無需上綱上線,對他人寸步不讓。如今是網絡時代,很多新聞在網上都能傳得沸沸揚揚,經常關注網絡新聞的人會發現,很多血案,最初只是因為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假如雙方都能忍耐一下,也就能夠皆大歡喜,而不會導致事態惡化,最終無法收場。
大多數不能忍耐的人,都是小肚雞腸的人,因而要想學會忍讓,我們首先必須讓自己心胸開闊,從而變得更加寬容大度。的確,眼前的利益是很重要的,它也許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是人生是漫長的,而且在復雜多變的人生中,我們根本不可能預見到自己未來還是否會與曾經爭奪利益的人合作。尤其是對于很多商業上的合作伙伴而言,因為合作的關系,更要把目光放得長遠一些,不要糾結于那些小利益,這樣才能贏得長久的合作與發展。此外,我們還要跳出思維的怪圈,不要任何事情都從自身角度出發考慮問題,要避免過于主觀,從他人的立場上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這樣我們就更容易理解和寬容他人,從而減少怒氣,讓彼此的交往和諧融洽。總而言之,忍讓在任何年代都是美德,我們作為現代社會的年輕人,為了與他人搞好關系,也為了讓自己更加順利地發展,也要具備這樣的美德,讓自己具備博大的胸懷和寬容的品質。
清朝康熙年間,張英不僅是文化殿的大學士,也是禮部尚書。他的老家在安徽桐城,他的家人和鄰居吳家因為宅基地的事情,發生了激烈的爭執。他們兩家的宅基地都是從老祖宗那里傳下來的,因為年代久遠,已經成為不清不楚的糊涂賬了。因為彼此之間無法說清楚這些事情,最終他們不得不找到官府,讓官府決斷。沒想到的是,鄰居家也有人在朝廷里當官,而且在當地是望族,所以官府不敢得罪任何一方,只好不停地跟在其中和稀泥,最終也沒有成功解決問題。無奈之下,氣憤的張家人給京城的張英寫信,讓他找關系解決問題,徹底降服鄰居吳家。
看到家里人派人日夜兼程送來的信,張英不由得好笑。他馬上提筆修書一封,命令來人把信再火速帶回家里,信的內容如下:“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看到張英的來信,家里人大失所望,因為張英明顯是在勸說他們讓出三尺地,這樣才能和和氣氣地解決問題。他們不敢忤逆張英的意思,因而主動讓出三尺宅基地。吳家人看到張家人如此寬容大度,也不甘示弱,馬上也退讓三尺。從此,原本緊挨著的張家和吳家之間,就多出了一條六尺巷,周圍的百姓們也多了一條通道,從此之后,六尺巷的故事被人們世世代代傳為美談。
如果張英支持家人與鄰居爭奪地盤,則原本世代為鄰的兩家人一定會反目成仇,甚至老死不相往來,也會給子孫后來帶來很大的嫌隙和不愉快。一句“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讓每個人都意識到在歷史的長河中,人只是滄海一粟,實在不應該為了這些身外之事大動干戈。在當今社會的農村,原本是好鄰居的兩家人,因為宅基地的事情大打出手的也并不罕見。假如人人都有忍讓的美德,既不要主動欺負他人,也不要因為不值一提的小事傷了鄰里之間的和氣,那么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一定會更加友善融洽。
上一篇:只要用心,到處都藏著成功的機會
下一篇:在哭泣之中成長,哭過之后才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