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借勢,做大成功之局
有人說“在風口之上,一只豬都能飛起來”,我信了,誰讓世上存在著“勢”呢!
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你不必依賴“拼爹”,一樣可以逆襲,只要你懂得借勢,就能取得“風口豬”的效果,讓自己一步步由弱變強,成為“枝頭鳳凰”。
俗話告訴我們:時勢能造英雄。時機成熟了去做某一件事就容易成功;若時機不成熟,就先別去做,即使做了,成功的概率也不大。正所謂勢順而用力易,勢逆而用力難。
例如,我在某處玩得正酣,一抬頭看見一個危險信號,此時,我不跟它耍橫,我躲開!幾天以后,如果一切又回復到平穩狀態,我就再回來。只要我愿意,我總能再回來。我已然懂得,懂得避險,是勝過排雷的。
懂了么,職場勝出者,往往不見得是因為能力非凡,而是因為善識時務,懂得順勢而為。
與其待時,不如乘勢。要想成功借勢,你必須學會審時度勢,看準某一事物在將來會向何處發展,抓住現在的時機采取行動,根據不同的時勢做出巧妙的安排,爭取做出成功之局。借勢而起,是某些有心計者常用的借力方法。懂得借勢,你就可以事半功倍地達成自己的目的。
2005年,百度成功登陸美國股市,以27美元/股發行,一天之內漲幅竟然高達354%,百度市值由8.72億美元飆升至近40億美元。百度不僅再次創造了互聯網企業的“神話”,而且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明星企業。那么在短短的時間內,百度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呢?
以百度當時的狀況,即使上市了,恐怕也沒什么太好的效果,因為,美國的投資者沒有人知道百度,更沒有人用過百度的產品。要想在市場上一舉成名,需要讓美國的投資者認識百度。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老總李彥宏聰明地把百度的標簽貼在了Google身上。
當時,Google是搜索業界的老大,其上市后,業績一路攀升,是美國投資者追捧的對象。另外,Google在國內和百度是競爭對手,在中國搜索領域分別排名第二和第一,兩家公司性質的相同性可想而知。
李彥宏“錯貼”標簽后,許多錯失投資良機的投資者,把對Google未能盡釋的熱情轉移到了對百度的熱情追逐上。因此,借Google之勢,百度一舉成名。
在各種商業競爭中,時勢真的很重要。我們選擇行業、開創事業、做市場營銷,都不得不考慮“勢”。時勢對人來說就是機遇,誰能看清對自己有利的時機,并制定出具體的行動計劃和實施的辦法,然后設法造局,順勢而起,借勢而上,誰就能事半功倍地走向成功。
國內的借勢營銷,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當屬蒙牛乳業昔日的借勢之舉。創業初期,蒙牛捆綁行業老大伊利,打響了自己的品牌,并借政府之手請出伊利一同打造“中國乳都”;之后又借勢“神舟一號”一飛沖天,借超級女聲唱響全國。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與摩根士丹利、鼎暉投資、英聯成為合作伙伴,它們為蒙牛的海外上市提供了捷徑。事實證明,蒙牛的這次借勢是最成功的。
蒙牛懂得只與能把自己送上“青天”的“好風”合作,最后得償所愿,在短時間內迅速發展壯大起來。
個人或企業只要能認清形勢,并采取相應的方式為自己造勢,就能水到渠成地走向成功。
借勢需要具有敏銳的觸覺,能用獨特的眼光去發現市場背后的機遇,然后,能巧妙地借勢而上,將商機轉化成可觀的價值。深諳此道的智者,可以說一抓住機會,便要造勢。造勢一旦完成,接下來的行動無疑具有極強的殺傷力,其勢如破竹,不可阻擋。甚至有時候為形勢所迫,“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要擴大企業聲譽,創造新的商機,在自身的努力之外,還要善于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勢”。可以借助知名企業為自己的產品打開市場;也可以借助大眾媒體壯大自己的聲威,提高知名度。
借名牌造勢,能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具有投入少、效果好的功效。因此“借名釣利”被人廣泛地使用,借以樹立自己的品牌形象,為自己的產品揚名,從而提高市場收益。
在白酒行業,有著這樣的說法:“南有茅臺,北有皇臺”。“皇臺”酒是甘肅涼州皇臺酒廠生產的一種酒,不為人所知。它巧用中國名酒“茅臺”之名,抬高了自己的身價,吸引了消費者的注意,實在很經濟劃算。試想一下,如果你是個普通人,誰會注意你呢?可是,一旦你跟大明星站在一起,被傳播出去,人們肯定會打聽,站在大明星身邊的那個人是誰呀?
總之,借勢就是借梯上樓的高明之舉,如若你也深得其中奧妙,能以積極的心態捕捉時機,并采取相應的方式為自己造勢,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就會很容易解決,進而使自己水到渠成。
上一篇:小事不計較,大事不含糊
下一篇:平衡學習與玩耍,讓身心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