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沐浴著愛長大
柏楊曾說過:“父母是孩子唯一的保護傘和避風港,所以依偎在父母懷里的孩子是天下最幸福的。”父母之愛如陽光雨露,滋潤著孩子的心靈,讓他們健康成長。然而,怎樣的愛才是正確的愛?我們應(yīng)該如何去愛孩子?
是給他們提供精美的食物、漂亮的衣服、各式各樣的玩具嗎?是對他們百依百順,唯命是從,驕縱放任嗎?是把自己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他們身上,讓他們不停地學習、學習,替我們實現(xiàn)未圓的夢想嗎?
都不是。我們應(yīng)該正確地愛孩子,讓他們快樂、自由地長大。
愛孩子,就不要總借口工作忙,長時間不去陪伴孩子。在孩子眼中,再多的玩具和美食也比不過父母的一張笑臉和一次擁抱。外物無論多么豐富,都無法取代父母陪伴子女的愉悅。弄清楚這一點,我們就不會本末倒置,讓孩子的童年留下太多遺憾。
我認識一個杰出的女人,在紐約華爾街,她是公司里最頂尖的人物。
有一個夜晚,她剛換上睡袍,她的小女兒忽然攔腰抱住她,高興地說:“媽媽,我好喜歡你穿的這件衣服。”
那只是一件半舊的睡袍,并不精美。但在小女兒眼中,它卻比最華美的禮服、套裝都更迷人。因為她知道,只要媽媽穿上那件衣服,晚上便不會出門了,就會在家里溫柔地陪伴她一整夜。
這個故事讓我們覺得美麗又辛酸。它提醒我們,不管明天的路有多長遠,不管明天別人是尊敬我們、貶損我們還是敵視我們,今夜且讓我們點一盞心燈,為兒女做一個快樂的凡人。
不要對孩子不耐煩,不要把工作中的不快遷怒到孩子身上。孩子是我們生命中的天使,我們所做的一切一切不都是為了讓他們過得更幸福、更快樂嗎?既如此,又為何總是違背他們的小小心愿呢?
有一位父親,為養(yǎng)家糊口終日在外奔波忙碌,很少有時間陪他的兒子。
一天夜晚,他打開家門,發(fā)現(xiàn)兒子正蜷縮在沙發(fā)上等他。
“爸爸,我能問您一個問題嗎?”兒子說。
“問吧!”
“您一小時賺多少錢?”
“20美元。”父親有點奇怪地答道。
“哦,爸爸,可以借我10美元嗎?”
“你要10美元干什么,難道平時給你的零花錢不夠嗎?”父親有點生氣了。
兒子連忙擺擺手,跑到自己的房間,拿出枕頭下面皺巴巴的鈔票,說:“爸爸,我這里有10美元,我想向您借10美元,這樣我就有20美元了。我可以用這20美元買您一小時的時間嗎?明天晚上,我想和您一起吃晚飯!”
父親哽咽了,一把摟住兒子無聲地哭泣起來。
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要善于愛孩子,教育的真諦是愛,愛的真諦就是給孩子以精神上的溫暖、關(guān)懷、鼓勵和幫助,而不是其他任何東西。”其實,孩子的要求真的不多,很多時候他們只想要一個擁抱、一次愛撫。讓我們用愛的目光注視孩子成長中的每一步;用愛的語言鼓勵他們,用愛的雙手撫摸他們,用愛的心靈呵護他們,用愛的行動感染他們。相信孩子會在被愛的過程中學會愛人,懂得如何去接受和施與愛。
不要總強調(diào)自己對孩子付出了多少,其實孩子給我們帶來的,早就超越了我們對他們付出的。孩子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愛和驚喜,他們的無邪和好奇,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化成了微笑填滿了我們的心。當繁忙的工作漸漸擾亂我們平靜的內(nèi)心;當人情世故讓我們無可奈何;當努力前進卻換來兩手空空時,是孩子的一次次笑靨,讓我們忘卻一切煩惱,看到幸福和希望。
我們要愛孩子,并感謝全天下所有的孩子。同時,盡我們最大的努力,讓他們快樂、幸福地生活。
上一篇:認識你自己認識自己的弱點
下一篇:讓自己富裕地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