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公益事業(yè),為社會作出貢獻
很多人對于公益事業(yè)存在誤解,總覺得只有像比爾·蓋茨、巴菲特那樣的世界富豪才能為全人類作出貢獻,才能為推動社會發(fā)展出力。實際上,公益事業(yè)并非遙不可及,它距離我們的生活很近。每個人雖然普通,但只要愿意,都可以為公益事業(yè)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
公益事業(yè)有大有小,但是熱衷于公益事業(yè)的心是一樣的。所以,哪怕我們很普通,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竭盡所能為公益事業(yè)貢獻力量,我們就是值得贊許的,也是值得讓人尊重的。男孩也要從小就懷有博愛之心,積極地投身于社會公益事業(yè)和慈善事業(yè),這樣才能在成長的道路上更快速地成長,感受到愛與被愛的幸福。愛,就像是一個接力火炬,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承。記得一首歌里唱道,只要人人都充滿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的確,愛也會遵循能量守恒的定理,我們付出的愛會在整個人類之間傳播,令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變得更加美好,而人間有大愛的社會一定會讓我們更加感動。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一個大富豪捐獻出一個億的財產,一個貧窮的乞丐捐獻出自己好不容易才積攢的10元錢,他們的博愛之心是一樣的,并沒有區(qū)分。甚至可以說,對于這個乞丐而言,他捐獻出了自己的所有,比起有10個億而付出一個億的富豪,他的愛心更加讓人敬佩。為此,要想做好公益事業(yè),最重要的是要竭盡所能地付出自己的愛心,而不是因為自己能夠付出的很少就更加保留,或者不好意思付出。從國家和社會的角度而言,有更多的人投入于公益事業(yè),更能夠表現(xiàn)出整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進步程度,也意味著國家凝聚力很強,表明國家是非常繁榮昌盛的。男孩要從小就有公益心,熱情投身于慈善事業(yè)。當還小的時候,男孩的力量有限,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為災區(qū)的小朋友捐獻出衣服、圖書,去養(yǎng)老院陪伴老人,給身邊的同學更多的幫助等。這樣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漸漸地,男孩就會更加樂于助人,也愿意與身邊的人共同成長,一起進步。勿以善小而不為,男孩只有從點點滴滴的小事情開始做起,才能在成長的道路上全力以赴做到更好,才能漸漸地形成博愛之心,讓人生更加開闊,真正做到心懷大愛。
作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富豪,巴菲特并沒有把金錢看得很重,而是積極地投身于慈善事業(yè),致力于為全人類造福。2006年,巴菲特正式簽署捐款意向書,決定把自己85%的個人股陸續(xù)捐贈給慈善基金會。僅僅按照捐贈當天的股份市值來計算,巴菲特捐贈的股份價值就已達到375億美元。巴菲特的巨額捐贈前無古人,是慈善事業(yè)歷史上最大額的一筆捐款。巴菲特不僅捐獻了85%的股份,還留下遺囑,要把99%的遺產捐獻出來,用于幫助世界上那些貧困的人。從這些巨額捐款可以看出,巴菲特的愛很大,大到他始終牽掛著世界上每個角落的貧窮人,也總是夢想著能夠通過自己的善舉給他人帶來更多的幫助。
男孩們,我們雖然沒有巴菲特那么有錢,也無法以雄厚的財力幫助世界上那些貧窮、生活窮困潦倒的人,但是我們還是有力量的。盡管力量微小,但也能給身邊需要幫助的人帶來光和熱,帶來溫暖。就像一根蠟燭,盡管沒有太陽那樣強烈刺眼的光和熱,卻能照亮整間屋子。為此,我們一定不要吝嗇力氣,而要更加全力以赴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把參與公益和慈善事業(yè)進行到底。
在參加公益事業(yè)之后,我們還要總結和反思,不要一旦活動結束就馬上恢復原有的生活模式。例如,我們參加了低碳出行的公益事業(yè),那么,當自己一個人外出的時候,就要堅持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真正做到節(jié)能減排。另外,要減少吃外賣的次數(shù),經常自己帶飯,不但可以吃得健康,還可以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總而言之,公益事業(yè)滲透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只要用心,我們就可以每時每刻都堅持公益事業(yè),并堅持幫助他人。節(jié)約用水用電,把公益事融入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這些小事情只要堅持去做,就是非常有益的,也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上一篇:原諒對方,成全自己
下一篇:發(fā)散性思維,讓人生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