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業精神,能讓你贏得未來
敬業精神是一個常談常新的老話題,為什么專門談這個問題,就是因為敬業精神太重要了。搜狐總裁張朝陽先生是這樣評價敬業精神在工作中的重要性的:“我公司聘人的標準是敬業精神。我認為,工作是一個人自下而上的基本權利。有沒有權利在這個世界上生存則看他能不能認真地對待工作。公司給一個工作,實際上是給一個生存的機會,如果能認真地對待這個機會,也才對得起公司給予的待遇。能否干好公司給的工作,能力不是主要的;能力差一點,只要有敬業精神,能力會提高的。”
詹姆斯·H·羅賓斯是美國偉大的職業成功學家,是繼本杰明·富蘭克林、阿爾伯特·哈伯德之后又一位美國敬業精神的闡釋者。他認為:“敬業,就是尊敬、尊崇自己的職業。如果一個人以一種尊敬、虔誠的心靈對待職業,甚至對職業有一種敬畏的態度,他就已經具有敬業精神。但是,他的敬畏心態如果沒有上升到視自己職業為天職的高度,那么他的敬業精神就還不徹底、還沒有掌握精髓。天職的觀念使自己的職業具有了神圣感和使命感,也使自己生命信仰與自己的工作聯系在了一起。只有將自己的職業視為自己的生命信仰,那才是真正掌握了敬業的本質。”
艾恩是一名鐵路工人,跟鐵路打了一輩子的交道。他的工作地點是一個很小的車站,坐落在幾乎不被人知道的小地方洛頓克勞斯,每天大約只有兩列火車在這個小站進出。艾恩身兼三職,既是小站的站長,又是列車員和信號員。其實,小站只有他一個人,這里大大小小的事務都歸他管。
在外人眼里艾恩的工作比白開水還枯燥無味,但是他卻不這樣認為,他熱愛自己的工作:清潔候車室,擦拭座椅,售票檢票的工作都是他一個人的活兒。小車站被他管理得井井有條。
他在這個小車站工作了50年,在這50年沒有請過一天假,沒有一天玩忽職守。他在工作上的出色表現,得到鐵路公司領導的認可,在他退休的那天,為他安排了一個小型的告別儀式,并委派約瑟夫爵士親臨小站主持儀式。
艾恩對那張作為禮物贈送的支票表示感謝,他十分高興。但是,他對約瑟夫爵士說:“錢可以讓我享受更優越的生活,但是我更需要一件能經常回憶起小站快樂時間的東西。”這個要求令約瑟夫爵士非常驚訝,他問老人想要什么。
“能不能給我一節舊車廂?”他緊張地注視著約瑟夫爵士的眼睛,急切地解釋,“多舊多破都沒關系。我可以把它修理好,擦洗干凈,我現在已經退休了,有很多無聊的時間需要打發。我要把舊車廂放在自家的后花園里,每天去車廂里坐一坐,會讓我想起在洛頓克勞斯小站度過的美好時光。”
聽完老艾恩的請求,約瑟夫爵士差點兒笑出聲兒,認為這個可憐的老頭腦子出了毛病。鐵路公司舊車廂多得是,反正也只能回爐。于是,他答應了艾恩的要求:“好吧,如果這就是你想要的東西,那么你可以得到它。”大約一星期后,一節舊火車車廂運進了艾恩家的后花園里。艾恩還像在洛頓克勞斯車站上班一樣,每天都在廢舊的車廂里忙碌,沒過幾天,將那節舊車廂收拾得煥然一新。
一年后的一天,艾恩的弟弟阿爾伯特來探望他。
那天下起牛毛細雨,阿爾伯特剛下火車,雨就大起來,到艾恩家時雨越下越大。阿爾伯特敲了敲前門,無人應門。試著推了下門,門沒有上鎖。他走進屋里,到處找不到艾恩。阿爾伯特猜想他一定在后花園的舊車廂里。果然,剛走進后花園,阿爾伯特就看見艾恩坐在車廂外面的階梯上,嘴里還叼著一支煙。
他披著雨衣坐在那里,凝視著他心愛的舊車廂,雨水順著他的后背往下流淌,可是他卻沒有感覺到。
“艾恩。”阿爾伯特走過去,俯下身子問,“你干嗎不坐在車廂里面?”
“你難道沒看見嗎?”艾恩嚴肅地說,“鐵路公司給我的這節車廂是一節‘禁止吸煙’的車廂!”
艾恩早已不是站長了,但是他仍然堅持原來的規則,他的敬業精神令人感動。
敬業之所以能夠持久下去,很重要的一個內因是敬業者的自律。也就是說,敬業者要認真賣力、充滿虔誠地、全身心投入地對待自己的工作。
敬業者往往信念堅定,不隨意搖擺,少為外界風浪所動,愿意為自己所鐘情和信奉的事業獻身,無怨無悔。有時,這意味著無人喝彩,坐冷板凳,甚至永遠沒有出頭之日。如此,職業就成了一種事業、一種信仰、一種使命,是一個人生命的意義和存在的價值。
員工敬業的基本體現主要在以下幾方面:
珍惜自己的工作機會。
熱愛自己所就職的企業。
認真遵守企業的規章制度。
工作認真負責,認真履行崗位職責。
積極主動地承擔責任和壓力,為企業排憂解難。
積極學習,追求事業上的成就。
積極主動地與同事協作。
在企業需要的時候為企業做出最大的奉獻。
具有敬業精神的員工是每個老板都希望得到的。因為,在本職崗位上發揮所長的員工比一般員工效率高幾倍,而且敬業員工的成本大大低于怠工的員工,是企業增長和利潤的主要貢獻者。他們油然而生的激情幫助企業與顧客建立長期而緊密的關系,繼而確保可持續發展。在優秀的組織中,敬業員工是怠工員工的4倍。
敬業精神也是一種職業道德,是責任心在職業上的體現。我們都是生活在社會里,各自承擔著一份或幾份職業;只有每個人都很好地各司其職,這個社會才能正常運轉。就像是大家都在一條船上,有的掌舵,有的劃槳、有的張帆,如果其中有一人不能盡職盡責,就勢必會影響整條船的運行;如果其中有許多人都不能盡職盡責,那就麻煩了。
“敬業”品質不高的最常見的表現,就是以消極的“打工”意識和心態對待工作,簡單敷衍了事。如果你在工作中僅僅做到了不遲到、不早退、不違規、不犯錯,但沒有做到盡心投入、認真負責、積極主動,是不能被稱為敬業的。
湯姆遜是一家咨詢公司的員工。他受過良好的教育,才華橫溢。但是他在這家公司工作很長時間了,并且他給人留下的印象是一個兢兢業業的人,但是久久得不到提升。問題在哪呢?用上司的話來說,湯姆遜看似勤奮,實則懈怠。
湯姆遜整日坐在辦公室,但更多的時候都在考慮如何消磨時間,以及思考怎樣逃過一項艱難的工作和應付上司的監督。在工作時間,他雖端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但他的心并不在此,他在想著昨晚的球賽或今天晚上下班后到哪里去玩。一旦工作推不過,不得不做時,他也是應付了事,根本不會考慮這樣做會有什么影響或給公司造成怎樣的損失。
雖然在幾年的工作中,他沒有犯過錯誤,但也沒做出成績,公司漸漸把這個才華橫溢的人“遺忘”了。所以,他一直還在做著平凡普通的工作。
出勤不出力,這是很多員工的通病。只出勤不出力的員工算不得敬業的員工,每個員工都應該清楚這一點。但是,這樣的員工仍不在少數。他們從不把心思放在工作上,但善于在老板面前裝裝樣子。他們看上去忙忙碌碌,卻并不用心,只是用這種忙碌的假象來欺瞞眾人。他們見了責任就躲,不肯多做一點分外事。每天他們按部就班地上班、下班,到了固定的日子領回自己的薪水,高興一番或者抱怨一番之后,再重復老樣子,上班下班……
事實上,在老板眼里,衡量員工是否敬業的標準并不僅僅取決于“出勤率”。在任何一家企業里,最受歡迎的永遠是那些能夠為企業帶來價值的員工。管理專家認為,老板在升職和加薪時考慮最多的,是員工對于企業的未來有沒有幫助。
有一個集團公司的行政總監,原來只是公司行政部的普通職員。他進入公司就非常努力、敬業。很多工作雖然不是他分內的事,但他也主動做得盡善盡美。他每天第一個到辦公室,最后一個離開。雖然沒有人承諾給他加班費,他還是經常加班,為的是不讓工作拖到第二天。
雖然有同事嘲諷他,但他不在乎,依然堅持自己的工作態度和做事原則。因為他做得多,對公司了解得也多,掌握的技能也越多,公司也就越需要他。
他的表現,部門經理看在眼里,總經理也看在眼里。總經理在交了一兩件事給他辦之后,對他產生了信任,之后便交給他更多的任務讓他完成,并有意讓他參與公司的一些重要會議。
總經理給他增加任務實際上是在考察和培養他。總經理早對原來的行政經理不滿,那個行政經理年齡雖不大,卻一副老氣橫秋的樣子,自負傲慢又不肯承擔責任,出了問題總為自己找一大堆借口。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和培養后,總經理決定,解聘原來的行政經理,讓這個普通職員取而代之。這個年輕人只在剛上任的一兩個月里感到有點吃力,之后就游刃有余了。
可見,成功源于敬業。老板最欣賞那些具有實干敬業精神的員工,將敬業精神徹底融入你的工作當中,你才能得到老板的重用,贏得未來。無論從事什么行業,只要你盡心盡力去做,一定會出類拔萃。
以高度的敬業精神做好自己的工作,才能把工作做好,得到老板的青睞,否則就會淪于平庸。敬業才會使你出類拔萃,當你把自己融入工作當中,積極主動地改進工作方法,你一定會給自己帶來更好的工作機會。
我們面臨的是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一個人、一個企業,乃至于一個國家的敬業精神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其能否在這種競爭中生存。哪一個企業在選擇員工的時候,都會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但唯獨在一點上是一致的,那就是都希望自己的員工是一個敬業精神強的人。對一個企業來說,敬業的人越多、敬業精神越強,工作效率就越高,競爭力就越強,潛力就越大,發展就越迅速。
上一篇:控制和調節情緒, 將負面情緒轉化為正能量
下一篇:沒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負責任的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