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心靈帶來些許平和
有一位住在威斯康星州的太太,她的兒子是名飛行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公殉職,時年只有23歲。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這位母親陷入了深深的傷痛之中。
她沒有接受別人的憐憫,她說道:“我認識許多不快樂的母親。有的因為孩子得了痙攣性癱瘓的疾病,有的則因孩子精神上不健全,無法正常為社會服務。當然,還有更多婦女極想擁有自己的小孩,卻苦于無法如愿。”
她還說:“我有幸擁有一個好兒子,并且共度了23個快樂的歲月。我會把這些快樂的記憶保留至生命的盡頭,因此,我要服從上帝的旨意,盡可能幫助其他需要幫忙的母親。”
她的確這么做了。她不辭勞苦地安慰那些因兒子出征而需要幫助的父母,或是出征者本人。這是她邁向成熟所學的第一課,那就是把自己的心思和精力用來幫助別人,你便沒有時間去注意自己的傷痛。
還有一位名叫馬利安·道格拉斯的男士。他曾在一年內遭到兩個年齡分別為5歲和5天的女兒去世的不幸。當時他睡不著,吃不下,無法休息或放松;精神受到致命的打擊,憂慮悲傷,信心盡失。
后來他去看醫生,一位醫生建議他吃安眠藥,另一位醫生建議他去旅游。他兩種方法都試過,但收效不大。他感到自己的身體就像被一把大鉗子夾著一樣,越夾越緊,傷痛帶給他的壓力使他后來變得麻木起來。
不久之后,他那4歲的兒子卻使他悟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有一天下午,他正為女兒的事傷心難過的時候,他兒子就問:“爸爸,您肯不肯為我造一條船?”
實際上,他當時哪有心情造這條船,但在他兒子的糾纏下,他答應下來。造這條玩具船花了三個多小時,可是船弄好之后,他發現用來造船的三個小時讓他這么多個月以來第一次有機會放松了自己的心情。
這件事使他仿佛從昏睡中驚醒一樣,他發現,如果一個人忙著去做一些需要計劃和思考的事情,就很難再去思考傷痛了。他決定讓自己忙碌起來。
第二天晚上,他巡視自己的每個房間,把所有該做的事列成一張單子,發現有好些東西需要修理,如書架、樓梯、窗簾、門鈕、門鎖、漏水的水龍頭等,一下子列出了242件需要做的事。
兩年之后,這些事情大部分都已完成,同時,他還用許多啟發性的活動使自己充實起來,每周有兩個晚上參加成人教育班,并經常參加鎮上的活動。
后來他還擔任學校董事會的主席,參加很多會議,并協助紅十字會和其他機構募捐。他忙得簡直沒有時間去感受傷痛。人的內心世界總要被一些東西占據。當你面對傷痛時,讓忙碌占據時間和內心,給傷痛留下最少的余地,就能夠給你的心靈帶來些許平和。
上一篇:管好心中的欲望
下一篇:要做到活學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