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散性思維,讓人生不一樣
對于每一個男孩而言,和所學習到的知識相比,創造力更重要,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重要。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說的正是這個道理。因此男孩在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不僅要接受外部教授的各種知識,也要學會激發自己的創造力,以發散性思維創新地進行思考和解決問題。唯有如此,才能讓人生變得與眾不同,才能避免被一些難題困頓住,不知道如何擺脫。
那么,何為發散性思維呢?如果說大多人的思維都是一條線,或者是直線,或者是曲線,那么發散性思維則是如同一把傘一樣張開的若干條線。這些線索雖然都是以問題作為出發點展開,有著共同的起點,但是它們的方向各不相同,每一條都有自己的線索和軌跡,最終是否能夠到達目的地解決問題還未可知。相比起一條線,這么多線,解決問題的機會自然大大增多,可能性也大大增加。由此可見,在遇到簡單的問題時,可以選擇兩點之間直線最短,或者適度迂回曲折地解決問題,但是,在遇到難題的時候,就必須讓思維發散開來,這樣才能擁有更多的可能性,增加成功解決問題的概率。
通常情況下,墨守成規的人總是習慣性地使用直線思維解決問題,而那些有創造力且積極創新的人,則愿意進行不同的思考和嘗試,從而讓思維的道路越來越寬。當思維被局限住時,似乎略微進行改變都是很困難的,唯有打破思維的銅墻鐵壁,讓以發散性思維思考和解決問題成為習慣,才能激發自身的潛能,讓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的狀態,迸發出強大的力量。
1972年,尼克松參與競選總統,與民主黨提名的麥高文成為競選對手。在競選進行中,麥高文認為他的副總統競選搭檔很不給力,為此臨時決定替換副總統競選搭檔。這樣一來,麥高文的汽車貼紙和競選銘牌“麥高文—伊哥領”全部作廢。很多人都對麥高文更換副總統競選搭檔非常關注,而對于這些已經成為廢物的汽車貼紙和競選銘牌毫不在意。正當此時,有個年僅16歲的少年從中發現了商機,他按照5美分一個的價格購買了5000個汽車貼紙和競選銘牌。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些廢物搖身一變成了寶貝,男孩每個標價25美元,居然被搶購一空。很多人購買這些汽車貼紙和競選銘牌作為紀念品,的確,這些看似是廢物的東西代表著歷史的特定階段和特別事件。可想而知,男孩由此賺取到人生中的第一桶金,這也彰顯出他獨特的生意頭腦和發散性思維。這個男孩就是比爾·蓋茨,事實證明,比爾·蓋茨的確很適合經商,也是有獨到眼光的。
在這個事例中,每個人都知道麥高文要更換副總統競選人選,但是他們的關注點都偏離了,而忽略了那些被廢棄的汽車貼紙和競選銘牌。偏偏比爾·蓋茨慧眼識珠,意識到這些廢物蘊含著很大的價值,也富有紀念意義,為此當機立斷以低廉的價格購買了這些東西,再將其包裝成寶貝售賣出去。看到比爾·蓋茨賺得盆滿缽滿,相信有很多人都會產生酸葡萄心理,覺得他就是運氣好。實際上,這可和運氣沒有關系,而是因為比爾·蓋茨有眼光,能夠另辟蹊徑,也能夠從大家常見的東西里挖掘出有價值、有意義的東西,創造巨大的價值。后來,比爾·蓋茨之所以能夠創造微軟帝國,成為世界首富,與他的發散性思維和創新精神是密不可分的。
男孩一定要有創造精神,這樣才能從同樣的境遇之中發現契機,找到成功的好機會,否則,若總是拘泥于固有的思維,只能看到別人已經看到的東西,談何搶先一步、搶占先機呢?創造力蘊含著強大的力量,比知識更加重要。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知識毫無用處,眾所周知,創造力并非天生就具備的,人只有在掌握一定的知識之后,才能靈活運用各種知識,開動自己的腦筋,才能呈現出創新的意識和能力。從現在開始,就讓我們開動腦筋努力思考吧,不要因為懶惰就故步自封,也不要因為懶惰就總是對于各種事情懷著糟糕的體驗,只有不斷地努力成長,堅持進取,才能讓思維更加靈活,才能讓知識的聯結和互動更為密切。
上一篇:參與公益事業,為社會作出貢獻
下一篇:發現自己,找到你的奮斗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