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吧哭吧,不是罪
小葉從小就是個特別愛哭的孩子,不管是遇到不順心、不如意的事情還是受到傷害,她都會號啕大哭。尤其是在襁褓時期,小葉一哭就能哭好幾個小時,這讓媽媽很無語,直到小葉哭累了睡著,媽媽才能把她放下來,自己也休息一下已經僵硬麻木的胳膊。爸爸對于小葉則充滿了不耐煩,從來不稱呼小葉的名字,而是說“愛哭的那小子”。當然,媽媽不允許爸爸這樣稱呼小葉。
隨著不斷地成長,小葉愛哭成為笑柄,每當其他孩子都很勇敢的時候,小葉總是咧開大嘴開始哭。這不,已經上一年級的小葉要在學校里打預防針,其他同學包括那些女同學都很堅強,他卻哭個不停,為此小葉得到了一個綽號,叫作“愛哭鬼”。雖然爸爸媽媽經常給小葉講各種故事,鼓勵小葉不要哭,而要勇敢,但是卻收效甚微。最終,爸爸媽媽得出結論,小葉天生哭點就低,所以就讓他哭吧。爸爸有時候會擔心男孩子愛哭沒出息,但是媽媽卻說:“愛哭有什么,只要人正直善良就好,只要能夠承擔起責任就行。哭和笑一樣,都是表達情緒的方式之一,為什么人們不指責愛笑的人,卻總是指責愛哭的人呢!這完全沒道理!”好吧,媽媽已經被小葉折服了,再也不對小葉破涕為笑抱有太大的希望。
很多父母都會因為孩子哭起來沒完沒了而感到心煩氣躁,尤其是在公共場合,或者是在有外人在場的情況下,孩子不停地哭泣,則更是會讓父母難堪。有些脾氣急躁的父母在看到孩子哭起來沒完的時候,非但不會安撫孩子,反而還會抬起手抽孩子幾巴掌。結果,有的孩子感到疼痛哭得更厲害,有的孩子則被嚇得大氣也不敢出,徹底不哭了。
孩子不會無緣無故地哭泣,一定是感到身體哪里不舒服,或者是有了不如意的事情。此外,還有的孩子是用哭泣來要挾父母,從而幫助自己達到某種目的。所以父母要想改善孩子哭泣的狀態,就要區分孩子哭泣的原因,也要有的放矢地緩解孩子的緊張和焦慮心情,從而才能對癥下藥,緩解孩子的焦躁情緒。
劉德華在一首歌里唱道“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很多父母都討厭男孩子哭,覺得男孩子愛哭沒出息。其實,哭泣根本不分男女,誰哭都是表達情緒的方式。心理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和不愛哭的人相比,愛哭的人內心更加健康,因為他們以哭泣作為宣泄口,把心底里抑郁寡歡的情緒都發泄掉了。為此當孩子大聲哭泣的時候,父母一定不要指責孩子,使得孩子更覺得委屈,也不要盲目喝令孩子當即停止哭泣,否則孩子的情緒就會像一架高速行駛的列車一樣緊急剎車,會給孩子的內心帶來無法忍受的心理沖擊和情緒震蕩。孩子哭吧哭吧不是罪,作為父母,只要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懷抱,以寬容的心態接納和面對孩子就可以。等到孩子哭完了,哭得痛快了,父母再和孩子一起嘗試著解決問題,找到渡過難關和困境的方法。這樣才能夠幫助孩子徹底解決問題,也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加積極樂觀。其實,父母與其呵斥孩子不要哭泣,不如用這種方法讓孩子親身感受解決問題、戰勝困境的成就感。當孩子自身的力量越來越強大,他們也就不會再因為一些小的事情就情緒崩潰,在成長過程中自然會有更好的表現和更豐厚的收獲。
上一篇:吃虧是福,善于吃虧才能贏得大利
下一篇:唯有埋頭,乃能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