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三尺又何妨
俗話說,千人千性。也就是說,每個人的性格都是不一樣的。有些人性格軟弱,不管什么事情都前怕狼,后怕虎,難以決定;有些人性格剛強,做事情總要爭個輸贏。其實,性格軟弱的人頂多就是吃點兒虧,但是性格剛強的人則會徒增很多煩惱。實際上,人世間的很多事情都不像我們想得那么重要,因此完全沒有必要凡事較真。只有隨性一些,寬和一些,人生才能更加開闊。
很多人之所以生活得郁郁寡歡,每天都愁眉苦臉,就像別人借了他的錢沒還一樣,就是因為他們計較得太多,放下得太少。常言道,退一步海闊天空。既然進退本沒有那么重要,我們為何不能適時地退讓一步呢?這樣,你會發現心情豁然開朗,也會給身邊的人帶來更多的美好。
清朝康熙年間,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當時的大學士、禮部尚書張英,是安徽桐城人。他一直在京城為官,家中老幼都在安徽。原本,張家就是本地的名門望族,再加上張英是當朝大官,所以張家的勢力就更加強大。張家老宅和吳家相鄰,他們兩家之間有個很窄的巷子,平日里兩家人如果有往來,就從巷子里通過。后來,吳家想要重新翻建房屋,提出要占用窄巷,張家當即表示拒絕。張家人全都憤憤不平地想:“這條巷子原本就是兩家人的,憑什么被吳家人占用呢?”為了此事,張家和吳家紛爭不斷,爭執不休,他們鬧到了縣衙。不想,縣衙忌憚張英在京城為官,也不想得罪人丁興旺的吳家,因此支支吾吾,斷了半天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看到縣衙指望不上,張家人給遠在京城的張英寫了一封信,讓張英主持公道。看到家人和鄰居為了一條小窄巷鬧起了別扭,張英提筆回信給家人:“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唯獨不見秦始皇。”看到信后,張英的母親連聲叫好。她遵從兒子的意思,讓家人主動讓出三尺空地,以便將來交通所用。吳家人看到張家非但不再追究小窄巷的事情,反而讓出了三尺地,不由得深受感動,也效仿張家的樣子,主動把宅基地退后,讓出三尺地。如此一來,就形成了一個六尺寬的巷子。這樣,不僅張家和吳家可以從巷子里通過,附近的鄉鄰們也多了一條道路。
如果張家一味地和吳家因為巷子的問題爭執不休,那么鄰居之間就會和氣盡失,甚至會影響人們之間和諧相處。張英不愧是當朝的大學士,心懷廣闊,當即提筆勸說家人放開心胸,主動相讓。如此一來,吳家也深受感動,效仿張家的舉動,巷子非但沒有消失,反而更寬了,附近的鄉鄰們也多了一條近路可走。
世間的事情就是這樣,原本覺得寸步不能相讓,一旦想開了,就會豁然開朗。人心,可以像天空一樣高遠,也可以像海洋一樣遼闊。
上一篇:認輸的姿態,反而贏得對方好感
下一篇:講道理,一定要擺出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