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不過是將心比心
1
可能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時刻,覺得生活中有那么一兩個朋友總是惹你不開心,智商非常低,情商簡直就是負數(shù),用通俗的話說就是缺根弦兒,作為朋友,他的功能就是給你添堵。我認識的一個姑娘,都快被她雙商低的朋友氣瘋了。她好多次都憤怒地說:“我覺得我下星期必須砍了她!”
也可能每個人都有過這種時刻:翻遍了通訊錄,卻不知道該打給誰。就那么坐著,不知不覺時間已經(jīng)過去了幾個鐘頭。覺得難過,卻懶得說。覺得說了也白說,沒人能理解這種感受。而且,真正的痛是說不出來的。
還可能會遇到這種時刻:朋友萬分難過,你卻無能為力。說點兒好聽的安慰他,他卻充耳不聞;說點兒難聽的刺激他,他麻木不仁;一聲斷喝,再給他一個耳光,令他醍醐灌頂?他迷迷怔怔地瞪著眼睛無辜地看著你。于是,你陷入煩躁的抓狂之中……
我在一本書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小男孩,有一天回家很晚,媽媽問他干什么去了,他說去安慰隔壁家剛剛失去老奶奶的老爺爺。媽媽很驚訝,覺得老爺爺?shù)耐纯嗵林兀词故且粋€大人也不知該如何安慰,就問他,你是怎么安慰老爺爺?shù)模啃∧泻⒄f:“我騎車路過老爺爺家,看見老爺爺一個人坐在院子里哭,我就把車子放在一邊,爬上他的膝蓋,跟他一起哭。”
這個小男孩是個天生的治愈達人。他做的,是特別天然的“共情”,我明白你的難過,而不指手畫腳;我陪你哭,而不急于讓你變成我所期望的樣子。
2
從心理學(xué)的角度說,擁有這種特質(zhì)的人,是幫助他人釋放情緒的專家。他們就像一塊能吸收負面情緒的大海綿,隨便你怎么吐槽、宣泄,最后都能從他們那里得到安撫,抽抽搭搭地去睡個舒服覺。
電視劇《深夜食堂》里小林薰飾演的小店老板,就是一個這樣的治愈星人。一間通宵不打烊的小飯館,一個號稱什么飯都會做的老板,吸引了很多失意的人深夜來到這里,老板話不多,偶爾說幾句,往往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或者什么都不說,只贈送一碗免費的熱湯,默默地陪著客人喝完。客人們都覺得,他能懂他們。
心理學(xué)家弗洛伊德將人格結(jié)構(gòu)劃分為三個層次: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是一個被寵壞的孩子,不能忍受挫折,沒有任何顧忌,想要什么立刻就要得到,追求快樂,回避痛苦;“超我”就像個嚴厲的家長一樣,總是要管著“本我”,通常會與“本我”對著干,他追求完美,有一大堆這樣、那樣的理想,這樣、那樣的價值觀,我們每每感受情緒的時候——比如因為失戀而難過,因為挫敗而消沉,因為壓力而焦慮,因為恐懼而逃避等等,“超我”便會跳出來振振有詞:你這樣想是不對的,你那樣做是沒出息的,你應(yīng)該怎么怎么樣,不該怎么怎么樣。于是我們的罪惡感油然而生,給自己或者別人強加了一條罪名——你不該頹廢這么久,你必須趕快好起來!
每當(dāng)“本我”與“超我”掐起來的時候,人就會由于內(nèi)心的沖突而顯得格外擰巴,由于擰巴而痛苦。這時候就需要“自我”跑出來協(xié)調(diào),如果“自我”這個工作完成得好,人的心里就舒服了,痛快了。
要想平息內(nèi)心拔河一樣的戰(zhàn)爭,“自我”的第一個任務(wù)就是要接納自己、認可自己的情緒。這是一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事情。甚至有的人一生都無法真正地接納和認可自己。回到我們的主題,當(dāng)我們自己無論如何都無法幫助自己達到內(nèi)心的和諧時,可能就需要外力的幫助。而高情商的朋友,無疑是個好人選。
為什么這樣說呢?舉個例子。假如某人因為失戀而難過,找朋友傾訴。
如果朋友說:“算了,別難受了,好好睡一覺,明天就好了……”那么,他不是治愈星人。
如果朋友說:“兩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人到處都是,大不了重打鑼鼓重開張,明天就給你介紹一個……”那么,他也不是治愈星人。
如果朋友說:“瞧你這點兒出息,誰還沒失過戀啊……”他更不是治愈星人。
我們特別愿意給朋友“打雞血”,真心地希望他們從難受的狀態(tài)中盡快解脫出來,其實這就像大禹的父親鯀一樣,用“水來土擋”的方法去治水,注定是要失敗的。當(dāng)朋友的情緒需要宣泄的時候,“打雞血”式的開導(dǎo),等于把你的意見強加于他,反而會把他的情緒弄得更憋屈。每個人都希望當(dāng)自己脆弱無助的時候,身邊有一個“小男孩”,默默地陪在身邊。比起盲目的樂觀鼓勵,我們更需要身邊的人來認可我們的情緒,承認我們的處境,關(guān)注我們的內(nèi)心苦痛。
安慰一個哭泣的人,最好的方式不是說“不要哭”,而是說“你一定很難過吧,想哭就哭吧”,這就是“共情”。人類最高級別的安慰,就是理解別人的痛苦。
3
著名心理學(xué)家岳曉東在《登天的感覺》一書的自序中這樣寫:年輕的時候我想,理解一個人是多么容易的一件事情,而做咨詢越久,越發(fā)現(xiàn),一個人去理解另外一個人,是多么、多么困難的事情。就好像登天的感覺。
所以說,共情并不等于同情,若你真的希望對方好起來,請你幫助他來表達他真實的感受。同情傳達的是:我理解當(dāng)……時,你會有多難過;而共情傳達的是:我理解你目前的感受,并感同身受。當(dāng)然不是說非要與對方一起哭,如果我們能保持一個中立的立場,放下內(nèi)心的評判,好好地陪伴他,不再給他任何壓力——包括讓他很快好起來的壓力,就足以讓對方感覺到溫暖,而找到自己的力量了。很多時候,人們內(nèi)心深處的那個叫“超我”的小人兒已經(jīng)足夠聒噪了,不需要我們再廢話。
這,就是治愈星人最常做的,也是人們喜歡他們,愿意對他們傾吐心聲的重要原因。從專業(yè)的角度說,共情就是進入并了解他人的內(nèi)心世界,并將這種了解傳達給對方的一種技術(shù)與能力。但是很多人更喜歡關(guān)于共情的另外一種描述:從他的眼睛里面,去看他的世界。
說起來好像云山霧罩,做起來其實很容易,只要能管住自己心里蠢蠢欲動的聲音,不急于發(fā)表意見,從對方的視角去看其當(dāng)下的困境,不批評、不判斷、尊重、以對方為中心,好好地傾聽對方的傾訴,感受對方的情緒,在適當(dāng)?shù)臅r候給予回饋。如此,就OK了。
最后用兩句話來總結(jié)治愈星人的共情治愈大法:一、用好耳朵,管好嘴;二、真情流露的人,才能得到真情回報。
上一篇:識人之要在于小識人之要在于小
下一篇:“三角架”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