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太計較,得饒人處且饒人
我們在生活中不可避免要遇到一些傷害我們的人,不管他是有意還是無意,都讓我們感到深深的遺憾和失望。有的甚至打亂或破壞了我們平靜的生活,讓我們陷入憤怒、痛苦的深淵。對那些人,我們會恨他們,甚至想報復他們,這是可以理解的,但這卻不是一個心胸豁達、高尚的人的所為。嫉恨不僅會造成你我的敵對,還會加重生活的不安與憂慮,既不利人也不利己。人與人之間沒有什么事不能諒解,我和你之間也沒有什么事不能和解。人生苦短,何必把時間浪費在憤怒和相互的嫉恨中呢?
一個偏遠的小山村里,張家和王家十分不和。在一個烏云蔽月的晚上,老張與老王從城里趕集回來,碰巧在返村的路上相遇了。兩個仇人一碰面,雖沒有開打,但也各自保持距離,互相不答理對方,暗地里卻在做著“迎接戰斗”的準備。兩人一前一后走在小路上,相距有幾米之遠。夜色漸濃,走著走著,老張突然聽見前面老王“啊呀”一聲,原來是他掉進水溝里了。老張看到老王在水溝里掙扎,雙手在水面不停撲打著。
這時,老張連忙趕了過去,心想:無論如何是條人命,怎么能見死不救呢?于是,他急中生智折下一段樹枝遞到老王的手中,將其拉上岸。老王被救上岸后,感激地道謝,他不解地問:“你為什么要救我?”老張說:“為了報恩。”老王一聽,十分疑惑:“報恩?恩從何來?”老張說:“因為你救了我??!”老王更是一頭霧水,不解地問:“咦?我什么時候救過你啦?”老張笑著說:“就在剛才!我們兩個人一前一后行走,倘不是你那一聲‘啊呀’,第二個掉進水溝里的人肯定是我了,所以,我哪有知恩不報的道理呢?因此,真要說感謝的話,那應該先由我說啊!”此刻,月亮從烏云里探出頭來,在月光的見證下,昔日互相打斗的雙手,此刻卻是緊握在了一起。
一個真正高尚的人,不會睚眥必報,也不會以牙還牙。人與人交往,豁達一些,退一步就能海闊天空。就像老王和老張,在最需要幫助時,身邊出現的人卻是敵人。這時只要我們主動伸出和解之手,化解彼此心中的疙瘩,就能減少一個敵人,而增加一個肝膽相照的好朋友。因此,最好不要把一個傷害你的人當做永遠的仇人。
有一個大富翁,在他80歲那年決定把自己的所有財產留給三個兒子中的一個。可是,到底要把財產留給哪一個兒子呢?富翁犯難了。最后想出了一個辦法:他要三個兒子都花一百天的時間去周游世界,回來之后看誰做了最高尚的事情,誰就是財產的繼承者。
一百天的時間很快就到了,三個兒子陸續回到家中。富翁要三個人分別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以此來評判誰做的事情最高尚。
老大驕傲地說:“我在周游世界的時候,遇到了一個陌生人,他很相信我,把一袋金幣交給我保管,可那個人卻意外去世了,我就翻山越嶺,把那袋金幣原封不動地交到了他的家人手里?!?/p>
老二得意地說:“當我走到一個貧窮落后的山村時,看到一個可憐的小乞丐掉到河里了。我立即跳下馬,從河里把他救了上來,并給了他一筆錢。”
老三吞吞吐吐地說:“我,我沒有遇到兩個哥哥碰到的那種事,但在我旅行的時候遇到了一個人,他一路上千方百計地害我,想得到我的錢,好幾次我差點死在他手上。有一天我經過懸崖邊,看到那個人正在懸崖邊的一棵樹下睡覺。當時我只要動動腳,就可以輕松地把他踢下懸崖,但我覺得不能這么做。正準備走時,又擔心他一翻身掉下懸崖,就叫醒了他,這才繼續趕路了。這實在算不上什么有意義的經歷?!?/p>
富翁聽完三個兒子的話,嚴肅地說:“誠實、見義勇為是一個人最起碼的品質,不算是高尚。但有機會報仇卻放棄,反而幫助自己的仇人脫離危險的寬容之心才是最高尚的。我的全部財產都歸老三?!?/p>
這個故事告訴大家一個很簡單的道理,那就是得饒人處且饒人。對于敵對的人,寬容他,原諒他,并在必要時幫助他,不僅可以化敵為友,同時自己也會感到從未有過的釋然。
中國有句老話說:冤冤相報何時了,得饒人處且饒人。這就告訴我們,別讓記恨延續,要及時鏟除這種根苗,播上寬容的種子,善待折磨你的人。無論何時,都請保持寬廣的胸懷,包容別人對你的嘲笑、朋友對你的背叛、敵人對你的陷害。至少是他們讓我們成長,讓我們學會寬容,體會到寬容所帶來的快樂與和諧,體會到了寬容所帶來的悠然的心境。
上一篇:克服焦慮,告別浮躁
下一篇:別把社會不公當壓力,公平要靠自己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