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不可“機關算盡太聰明”
中國古代的賢哲經常強調,做人不可太聰明,收斂鋒芒才是明智之舉。
《菜根譚》中寫道:“我不希榮,何憂乎利祿之香餌;我不競進,何畏乎仕宦之危機?”意思是說:我如果不希求榮華富貴,又何必擔心他人用名利作餌來引誘我呢?我如果不和他人爭奪高下,又何必畏懼官場中潛在的宦海危機呢?
這是賢達以退求進的學問,也是立身處世最有用的“法寶”。
《菜根譚》中還寫道:“富貴家宜寬厚而反忌刻,是富貴而貧賤,其行如何能享?聰明人宜斂藏而反炫耀,是聰明而愚懵,其病如何不敗!”意思是說:一個富貴的家庭待人接物應該寬容仁厚,可是很多人反而刻薄無理,擔心他人超過自己,這雖然身在富貴人家,可是他們的行徑已走向貧賤之路,這樣又如何能使富貴之路長久地行得通呢?一個聰明人,本來應該保持謙虛有禮、不露鋒芒的態度。但如果夸耀自己的本領高強,表面看來好像很聰明,其實他的言行跟無知的人并沒有什么不同,那么他的事業到時候又如何能不受挫、不失敗呢!
在《紅樓夢》一書中,形容鳳姐時說“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說明咄咄逼人、不讓不退、所謂精明的人,結局往往不會好。
《紅樓夢》第四十六回有這樣的情節:
鳳姐因邢夫人叫她,不知道是什么事,就穿戴了一番,坐車過來。
邢夫人將房內人遣出,悄悄地對鳳姐說:“叫你來不為別的,有一件為難的事,老爺托我,我不得主意,先和你商議:老爺因看上了老太太屋里的鴛鴦,要她在屋里,叫我和老太太討去。我想這倒是常有的事,就怕老太太不給。你可有法子辦這件事么?”
王熙鳳萬萬沒想到,婆婆將這樣一件尷尬事推到自己面前。一方面,婆婆交辦的事不好推托;另一方面,鴛鴦是賈母最信任的大丫頭,如果插手此事,肯定會得罪賈母,更了不得。鳳姐想了想,決意采取巧妙的辦法,避免自己介入這件尷尬事。她對邢夫人笑著說:“依我看,竟別碰這個釘子去。老太太離了鴛鴦,飯也吃不下去,那里舍得了?太太別惱:我是不敢去的。老爺如今上了年紀,行事不免有點兒背晦,太太勸勸才是。比不得年輕,做這些事無礙。如今兄弟、侄兒、兒子、孫子一大群,還這么鬧起來,怎么見人呢?”
王熙鳳企圖用這些話打消邢夫人幫賈赦占有鴛鴦的念頭。但是,稟性愚弱、只知奉承賈赦以自保的邢夫人卻仍堅持,邢夫人道:“大家子三房四妾的也多,偏咱們就使不得?我勸了也未必依。我叫了你來,不過商議商議,你先派了一篇的不是!也有叫你去的理?自然是我說去。你倒說我不勸!你還是不知老爺的那性子的!勸不成,先和我鬧起來。”
王熙鳳知道再勸下去,婆婆就會對自己有看法,忙將言語做個大幅度調整:“太太這話說的極是。我能活了多大,知道什么輕重?想來父母跟前,別說一個丫頭,就是那么大的一個活寶貝,不給老爺給誰?我先過去哄著老太太,等太太過去了,我搭訕著走開,把屋子里的人我也帶開,太太好和老太太說。給了更好,不給也沒妨礙,眾人也不能知道。”
王熙鳳這番話既為自己脫身,又為邢夫人出謀劃策。邢夫人見她這般說,便又歡喜起來,說道:“正是這個話了。你先過去,別露了一點風聲,我吃了晚飯就過去。”
鳳姐心里暗想:“鴛鴦素昔是個極有心胸氣性的丫頭,保不準她愿意不愿意。我先過去,太太后過去,她要依了,便沒的話說;倘或不依,太太是多疑的人,只怕疑我走了風聲。那時太太見又應了我的話,羞惱變成怒,拿我出起氣來,倒沒意思。不如同著一齊過去了,她依也罷,不依也罷,就疑不到我身上了。”這樣做,既避免賈母懷疑她與邢夫人勾結,又避免邢夫人懷疑她從中作梗。
于是,鳳姐兒向邢夫人撒起謊來:“才我臨來,舅母那邊送了兩籠子鵪鶉,我吩咐他們炸了,原要趕太太晚飯上送過來。我才進大門時,見小子們抬車,說:‘太太的車拔了縫,拿去收拾去了。’不如這會子坐我的車,一齊過去倒好。”
邢夫人見鳳姐說的在理,便命人來換衣裳。鳳姐兒忙著扶持了一回,娘兒倆坐車過來。
到了賈母住的門口,鳳姐又說:“太太過老太太那里去,我要跟了去,老太太要問起我過來做什么,那倒不好。不如太太先去,我脫了衣裳再來。”
邢夫人哪里知道,王熙鳳以換衣服為借口逃離了“是非之地”,自己巧妙地躲開了。邢夫人先與賈母說了一回閑話,然后到鴛鴦的臥房向鴛鴦攤了牌,結果碰了一鼻子灰。鴛鴦最后哭鬧著來到賈母面前,表示了誓死不離賈母的決心。
此時的賈母果然不出所料,氣得渾身打戰,把在場的人不分青紅皂白地臭罵了一頓:“我統共剩了這么一個可靠的人,你們還要來算計!外頭孝順,暗地里盤算我!剩了這個毛丫頭,見我待她好了,你們自然氣不過,弄開了她,好擺弄我!”邢夫人被賈母數落得滿臉通紅,渾身感覺不自在。
后來,王熙鳳也來到了現場,賈母責怪她幾句,她便用早已想好的幾句中聽的話哄得賈母沒了脾氣。
王熙鳳為人處世看似很精明,但是,她盡管心思縝密,“機關算盡”,但活得并不開心,到后來家族破敗,她鋃鐺入獄,下場很慘。
人“精明”不是壞事,但“精明”不等于“便宜”占盡。做人要寬容,因此,人在生活中不能處處太“精明”,古人講:“進步處便思退步,庶免觸藩之禍;著手時先圖放手,才脫騎虎之危。”也就是說:當事業順利進展時,應該想想有無危機,以免將來像山羊角去抵籬笆卻被夾在籬笆里一般,把自己弄得進退兩難;當剛開始做某一件事時,就要預先策劃好在什么情況下應該“罷手”,才不至于以后像騎在老虎身上一般,無法控制形成的危險局面。這才是真的大智慧。
很多時候,不舍棄鮮花的絢麗,就得不到果實的香甜;不舍棄黑夜的溫馨,就得不到朝日的明艷。人生同樣如此,在舍與得的交替中得到升華,從而到達高層次的大境界。
上一篇:你給予得越多,獲得的就越多
下一篇:前進路上尋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