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脾氣怎么越來越大了
作為父母,我們都知道,我們的孩子將來會生活在一個更多變化的社會,他們在未來都將會面對職場的激烈競爭,復雜的人際關系,也免不了一生中遭遇情場失意,事業困境,生意敗北……總有一天,我們要先我們的孩子而去,不如早點把世界交到他們手中。而孩子的情緒調控和心理成熟能力如何,直接關系到他的人生是否幸福。
然而,我們發現,隨著孩子年齡的成長,孩子似乎脾氣越來越大,稍有不順心就大發脾氣,父母說幾句也會跟自己對著干,以前乖巧的孩子現在動不動還會跟人打架……其實,我們應該考慮一下,我們的孩子是不是進入青春期了?
一天,平時工作就非常忙碌的劉太太被兒子老師的一個電話叫到學校,原來是兒子在學校闖禍了。可是令她不解的是,兒子一直很乖,連和人大聲說句話都不敢,怎么會闖禍呢?
劉太太匆匆忙忙趕到學校,才問清楚情況:原來是班上有些男生挑事,說劉太太的兒子小強是“膽小鬼”。老師告訴劉太太,班上傳言,小強喜歡某個女生,但一直不敢說,這些男生知道后,就拿這件事嘲笑小強。而小強則因為這件事很生氣,于是大打出手,體型高大的他把這幾個男生都打得鼻青臉腫。
“我的孩子怎么了?”劉太太很是不解。
一向乖巧的小強怎么會突然這么容易被激怒而向同學大打出手?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被人叫作“膽小鬼”,興許我們會生氣,但絕不會太過情緒激動而做出一些傷人害己的事。其實,這是因為青春期是一個負重期,隨著時代的進步,他們的壓力也越來越重,他們至少面臨著三方面的壓力和挑戰:
一方面,身體發育速度加快,能量的積蓄讓他們容易產生情緒;
另一方面,學習上的任務重,升學壓力大,競爭激烈;
再一方面,要求交流的意愿和渴望獨立的想法日益強烈。
這三方面的壓力常常交織在一起,矛盾此起彼伏,而青春期的孩子并沒有心智發育完全,畢竟,他們還是一群大孩子,也不懂得如何權衡這些壓力。日常生活中很容易遇到一些刺激,青春期的他們把什么都掛在臉上,不像成年人那樣善于控制或掩飾自己,常常喜怒皆形于色,發火就成了常有的事。美國的一位心理專家說:“我們的惱怒有80%是自己造成的。”而他把防止激動的方法歸結為這樣的話:“請冷靜下來!要承認生活是不公正的,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任何事情都不會按計劃進行。”
因此,幫助青春期孩子疏導情緒,強化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是父母給予孩子受益一生的珍貴禮物。
可見,作為父母,我們只有了解青春期孩子情緒的特點,才能和他們做好溝通工作,幫助他們控制并合理宣泄不良情緒。
要幫助孩子控制自己不要亂發脾氣,我們父母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努力:
1.告訴孩子發火前長吁三口氣
你要告訴孩子:“發火前長吁三口氣”。事實上,很多事情都沒有想象得那么嚴重。如果不學著控制自己的情緒,任著性子大發脾氣,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會傷了和氣。
2.告誡孩子學會正確地宣泄自己的情緒
青春期的孩子是脆弱的、敏感的、容易受傷的,他們也會悲傷沮喪。此時,你可以告訴他,不妨哭出聲來。在很多青春期的孩子看來,一個堅強的人就應該始終不能哭,哭是懦弱的,但其實并不是如此,在過度痛苦和悲傷時,哭也不失為一種排解不良情緒的有效辦法。哭不僅可以釋放身體內的毒素,還能釋放能量,調整機體平衡。在親人和摯友面前痛哭,是一種真實感情的爆發,大哭一場,痛苦和悲傷的情緒就減少了許多,心情就會痛快多了。流眼淚并非懦弱的表現。所以你可以告訴孩子,你該哭當哭,該笑當笑,但要把握好一個度,否則會走向反面。
總之,我們父母要明白,青春期是孩子心理波動較強的時期,在這個期間,可能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差。我們要認識孩子的情緒,并幫助他們控制自己的情緒,只有這樣,我們的孩子才能始終保持穩定的情緒!
上一篇:學會目標分解,一步一個腳印
下一篇:尊重生活節奏,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