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立正確的擇友標準
人生在世,我們都有幾個朋友在關鍵時刻為我們伸出援助的手,但很多時候我們并不明白朋友的真正含義,也不明白誰才是我們真正的朋友。你要記住,朋友是在你走向黑暗的時候為你點亮明燈的那個人;朋友不是因為你現在處于困難時期就離你遠去的人,朋友不是因為你處在人生低谷的時刻就拋棄你的人。真正的朋友不會人云亦云,不會在你的傷口上再灑上一把鹽,不會因為小人對你的栽贓而遠離你。因此,我們要有正確的擇友標準。
那么,我們應該選擇與什么樣的人交朋友呢?
這個問題不能籠統而論,因為每個人的需要是不一樣的,所以擇友上也有不同的標準。不過,擇友也是有一些規則的。古人云:“擇友如擇師。”總體來說,我們在交友上應該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1.拓寬自己的交友面
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因此,多層次、全方位的人脈網無疑對自己的發展是有益的。當然,我們應該把那種見利忘義、損人利己的“小人”排除在外。“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如果有一兩個敢于當面批評自己過失的諍友,那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因為摯友對我們的批評是出于一種我們可以理解的、平等關系上的關懷與善意的指責,所以,這樣的意見也很容易被我們接受和采納。
2.善于觀察,交益友
古語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友之道,莫敢不慎。”要做到擇友審慎,就要在交友上悠著來。在還未了解對方基本品質之前,僅憑一時的“談得來”和相互欣賞就急急忙忙、貿然地把自己的信任與情感全盤托出,是容易為以后不良關系的產生埋下伏筆的。恪守日久見人心的古訓,通過與他人的多次交往與活動,觀察對方的言談與舉止,以洞悉對方的個性、愛好、品質,覺察他的情緒變化,從而判斷他是否值得深交。
3.與不良朋友劃清界限
孔子曰:“損者三友,益者三友。”我們要和有道德、有思想、有抱負的人做朋友,要和遵紀守法、正直、善良的人做朋友,要和學習與工作認真、興趣廣泛的人做朋友,而對于那些不良朋友,一定要與之劃清界限。
總之,我們需要記住的是,我們不可能有“三頭六臂”,無法面面俱到地應對各種不同的人,但是,對于選擇與什么樣的人交往,我們是有自主權的。只有那些品行良好的益友,才會在關鍵時刻與我們患難與共,才能陪我們一起走過人生的風風雨雨。
小貼士心理
交什么朋友,與什么樣的人交往,會對我們的一生產生影響,不但影響著我們的言行、穿著打扮、處世方式、興趣愛好,還影響著我們自身的價值觀以及對自我的認識。
上一篇:知己知彼,量力而行
下一篇:經常說錯話的人有著怎樣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