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的顧慮,會讓你無法專注幸福
人的一生,要經歷很多的人和事,不管我們愿不愿意,這些人和事都會或多或少地在我們的心中產生掛牽。對于過去,我們常常感到后悔;對于現在,我們也經常陷入迷惘;對于還沒有來到的,我們有太多的想法。如此,快樂總是與我們擦肩而過。
其實,人生幸福最大的敵人就是想法太多、患得患失,在這種心理的支配下,得到了會擔心什么時候失去,就會千方百計地保住手里的東西;失去了又會心有不甘,就要處心積慮地想著如何再賺回來,每日憂心忡忡、殫精竭慮,又怎么能享受那份輕松的快樂呢?
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對生活、人生有想法,毫無目的的人生顯然是渾渾噩噩的,只是如果我們想法太多,就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困擾。這些困擾就像是一塊塊壓在心頭的巨石,讓我們的心逐漸變得冰冷而又僵硬,快樂也會隨之離我們遠去。那么,幸福、快樂的生活藍圖又是怎樣的呢?
從前,有一對孿生姐妹,姐姐嫁給了一個有錢人,過上了錦衣玉食的生活,但她似乎并不快樂。妹妹則嫁給了一個豆腐作坊的窮人。有一天,閑來無事的姐姐想去看看妹妹過得怎么樣。來到妹妹家,她看到妹妹正在辛勤勞作,卻還唱著歌兒。姐姐惻隱之心大發,說:“你這樣辛苦,只能唱歌消煩,我愿意幫助你,讓你們過上真正快樂的生活,誰讓我們是姐妹呢?”說完,她放下一大筆錢,送給妹妹。
這天夜里,姐姐回到家后,躺在床上想:“妹妹不用再辛苦做豆腐了,她的歌聲會更響亮的。”
第二天一早,姐姐又來到作坊,但卻聽不到妹妹的歌聲。她想,妹妹可能激動得一夜沒睡好,今天要睡懶覺了。
但第二天、第三天,還是沒有歌聲。姐姐好奇怪。就在這時,妹妹拿著姐姐給自己的錢,著急地對姐姐說:“我正要去找你,還你的錢。”
姐姐問:“為什么?”
“沒有這些錢時,我每天做豆腐來賣,雖然辛苦,但心里非常踏實。每天晚上,能和丈夫、孩子一起數今天賺了多少錢。自從拿了這一大筆錢,我和丈夫反而不知如何是好了——我們還要做豆腐嗎?不做豆腐,那我們的快樂在哪里呢?如果還做豆腐,我們就能養活自己,要這么多錢做什么呢?放在屋里,又怕它丟了;做大買賣,我們又沒有那個能力和興趣,所以還是還給你吧!”
姐姐非常不理解,但還是收回了錢。第二天,當她再次經過豆腐坊時,聽到里邊又傳出了小夫妻倆的歌聲。這時,她似乎知道為什么妹妹過得比自己幸福了。
聽完這個故事,可能也有些人有所感悟,的確,金錢、權力、地位都不是我們幸福的源泉,換個思維方式,其實,簡單、平淡的生活就是對幸福的詮釋,只有專注體會身邊的幸福生活,并不斷感悟,我們的幸福指數才會不斷上升。
《飄》的作者瑪格麗特·米契爾曾說過:“直到你失去了名譽以后,你才會知道這玩意兒有多累贅,才會知道真正的自由是什么。”的確,在光鮮靚麗的外表下,在閃爍的燈光下,是一顆無法言語的疲憊的心。因此,幸福,它不是千金的財富,不是受人注目的地位,幸福是屬于你自己的,如果你總是認為愛人賺的錢沒有別人多,待遇沒有別人好,孩子沒有別人聰明,日子過得沒別人滋潤,那么你就感受不到幸福。如果你把關注點放在家人的健康、有衣穿、有食物吃,一家人能夠每天聚在一起吃飯,那么你就會覺得幸福。的確,關于幸福,變個思考的方式,一切就會不同。
可見,快樂緣于簡單,想得多了,快樂便少了。心無掛礙,就能讓我們放下一切負擔,與快樂結伴同行。那么,現實生活中的人們,我們該如何放下那些太多的想法、專注于眼前的幸福呢?
首先,你需要看淡權力與地位。
德國精神治療專家麥克·蒂茲說:“我們似乎創造了這樣一個社會:人人都拼命地表現,期望獲得成功,達不到這些標準心里便不痛快,便產生恥辱感。”細究我們苦惱的原因,更多的是由于在現代的“嗜欲場”上,“肝腸”不是太“冷”,而是太“熱”——太熱衷于金錢、財富、地位、名聲這些所謂“成功”的標準。達不到,就苦惱。什么程度算達到,自己也搞不清,因此只有永遠苦惱下去……而學會以淡泊之心看待權力與地位,既是免遭厄運和痛苦的良方,也是超然于世外的智慧。對這類苦惱,要想擺脫它,就要把名利、把世俗眼中所謂的“成功”看淡一些,就像屠隆講的“肝腸欲冷”。
其次,你要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
愛因斯坦說:“不要努力成為一個成功者,要努力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英國作家王爾德說:“人真正的完美不在于他擁有什么,而在于他是什么。”新時代的人們都要努力為社會、為國家創造價值。例如,對于個人來說,過多的財富是沒有多少用的,而為社會創造財富,并把多余的財富貢獻給社會,就能體現我們的價值。
可見,生活中的人們,如果你不想被蕓蕓眾生所淹沒,那就保持一顆區別于世俗的心。樂于淡泊、安于淡泊,并不表明擁有超凡脫俗的境界,只是自己一種固有的生存方式的自然呈現。淡泊名利,你也就遠離了苦惱,得到了幸福。
上一篇:培養自己的愛好,將平凡的生活過得豐富多彩
下一篇:頭腦靈活的人更有打拼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