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生活細節,提高生活品質
每天一個幸福的理由
我很喜歡看日本繪本天后高木直子的漫畫,最喜歡的就是《一個人過5年》和《一個人過9年》,在我身邊,有不少大齡女青年,她們和高木直子一樣,一個人過5年,甚至9年,我也一樣,大齡單身。“剩女”聽起來似乎挺孤傲,其實大多數剩女們看著別的女人圍著老公孩子轉悠,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可高木直子的《一個人過5年》和《一個人過9年》,就寫出了很多很多屬于一個人的幸福,可謂每天一個幸福的理由。正如上一章最后一節中我所提到的,學會了發現幸福,幸福便無處不在。
在古希臘神話中,有一個叫做西西弗斯的人,他觸怒了眾神,被罰在將一塊巨石推上山頂。然而,由于巨石太重,每當西西弗斯即將把巨石推至山頂時,巨石就會滾下山去,西西弗斯便不得不日復一日、永無止境地將這塊石頭推上山去。諸神認為,再也沒有比這樣周而復始、無效無望的勞動更為嚴厲的懲罰了。這個神話的寓意,如同我在第二章第三節“放下肩上的包袱,單純地活著”中所提及的放羊娃的故事一樣,其實,我們每天都在推石頭。然而,推石頭也有幸福,法國存在主義小說家、劇作家加謬這樣評價西西弗斯的神話:“西西弗斯的全部快樂就在于:他的命運是屬于他的。他的巖石是他的事情。他是自己生活的主人。最高的虔誠是否認諸神并且搬掉石頭。他也認為自己是幸福的。這個從此沒有主宰的世界對他來講既不是荒漠,也不是沃土。這塊巨石上的每一顆粒,這黑黝黝的高山上的每一礦砂唯有對西西弗斯才形成一個世界。他爬上山頂所要進行的斗爭本身就足以使一個人心里感到充實。失去希望并不就是絕望。地上的火焰抵得上天上的芬芳。”這段話看起來艱澀,其實說明了一個簡單的道理,不要怕失敗,不要怕重復,不要怕無法成功,不要怕失去一切,因為你的生活永遠屬于你自己,你的世界因為你日復一日的奮斗而充實,而幸福。
這里,我斗膽續寫一段關于西西弗斯的故事。
話說,西西弗斯在日復一日推石上山的過程中,與山間的動物和草木都結成了朋友。由于西西弗斯一次次推石上山,臂力超人,所以小動物們搭建巢穴、儲備糧食,常常找西西弗斯幫忙。這些小動物們給孤單的西西弗斯帶來了很多的快樂,而山間的草木也讓西西弗斯看到了生命蓬勃的力量。后來,山間一只美麗的孔雀,愛上了日復一日不停勞作的西西弗斯,于是,一場絕美的戀情從此開始……
讀者朋友們,您別笑安子八卦,安子搞笑,我們生活的每一天,從起床到睡覺,其實和西西弗斯差不多,都是周而復始的重復,要想在這樣的重復中找到幸福,不妨八卦一點,不妨搞笑一點,每天給自己一個幸福的理由。借用電視連續劇《陽光的快樂生活》的片首曲的歌詞:“雖說是有錢能使鬼推磨,可錢多了也沒準就是災禍……成功的人一定付出很多,發財了您樂,賠了錢別難過,常言道人一生總不能為錢才活著,嘛事得往開處想,知足者常樂,這就是我的快樂生活。”
為了讓每天都擁有一個幸福的理由,我建議讀者們:
首先,住在原來的房子里,用多余的錢去旅行。
或許你還不知道,世界首富之一的沃倫·巴菲特,至今還住在他1958年買的老房子里。曾經,被一個旅游公司的廣告語打動:“只要半個平米的價格,日韓新馬泰都玩了一圈;一兩個平米的價格,歐美列國也回來了;下一步只好策劃去埃及南非這些更為神奇的所在;幾年下來,全世界你都玩遍,可能還沒花完一個廚房的價錢;但是那時候,你的世界觀已經不在是一套房子。生活在于經歷,而不在于平米;幸福在于感悟,而不在于別墅。”沒錯,房子、車子、時裝、手表,都是消耗品,都會損耗,都會老化,而頭腦中的回憶卻歷久彌新,它們會一直留在你的腦海里,成為你人生中珍珠般閃亮的經歷。所以,投資與非物質的東西吧,它們更有意義,更容易為你帶來真正的幸福。
其次,別在小事上委屈自己。
彩票中了500萬?老板突然發獎金?自己暗戀的女生突然像自己表白?這樣的幸福大事,發生的可能性極小,也不可能每天發生,我們需要一些小幸福,來充實日復一日的生活。既然每天都要有一個幸福的理由,那么就別在小事上委屈自己。
2006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孟加拉銀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以其創建的孟加拉鄉村銀行,為許多窮人帶來了幸福。他提供小額貸款,這種小額貸款,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小額,而是很小的,小到我們都會覺得匪夷所思的小額貸款,然而,正是這些利息很低很低,可以半年到一年后償還的小額貸款,讓孟加拉的窮人們,逃脫了惡性循環的高利貸生活,獲得了更多的幸福。
讓我們也在小事上對自己大方一些吧,別在小事上委屈自己,別讓自己覺得生活太艱苦。
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樣,喜歡吃巧克力,可是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不舍得給自己買巧克力,一則為了省錢,二則怕自己長胖。后來我發現,隔三差五地買一塊價格不過人民幣4元錢的士力架花生夾心巧克力,可以讓自己很享受很開心。現在,每當我情緒不佳或者精神不振,就會跑到樓下的小超市,給自己買一塊4塊錢的士力架,這樣,我就能夠很快地找到今天的幸福理由。既然4塊錢,能夠換來幸福感,為什么還要舍不得呢?即便一天一塊,一個月也不過120元錢,節省下120元錢,我也成不了百萬富翁,為什么不能用這點銀子,讓自己的每一天,都擁有小小的快樂和幸福呢?
相信每個人每天都能找到幸福的理由,別在小事上委屈自己,你才能夠感受到更多的快樂和幸福。
再次,盡量什么事都自己動手做。
如今,很多事情我們都不用自己做了,洗衣服有洗衣機,跑步有跑步機,洗碗有洗碗機,超市里有切好的蔬菜,玻璃櫥柜里有配好作料的半熟炸醬面。越來越多的事情,我們不用做了,動手的樂趣沒了,探索的樂趣沒了,修復的成就感也沒了,這可怎么才好?不妨從今天開始,盡量什么事都自己動手去做,給日復一日的生活,增加一個個幸福的理由。
學做一道拿手好菜。從選擇原料、清洗到切菜、烹飪,都親力親為。想一想都幸福,每次聚會,都可以“顯擺”一下,引起眾人唏噓,多幸福的事情啊。
自己學做葡萄酒。做葡萄酒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高深,把葡萄皮弄破,以便汁水流出,放進一個大小合適,能密封的玻璃瓶里,再加入白糖,一斤葡萄加一兩五錢白糖。然后將葡萄和白糖晃勻,把玻璃瓶密封起來就好了。十五天后,一瓶醇香的紅葡萄酒就新鮮出爐了!
養一盆花,一條狗。看著自己養的花,一天天在屋子里茁壯成長,每天出去溜溜狗,和小狗一起撒歡賽跑,多幸福的日子啊!
自己動手修理小家電。飲水機壞了?自己修修看。加濕器不噴霧了?自己修修看。連臺式電腦壞了,也可以自己搗鼓搗鼓。別怕耽誤時間,如果修理好了,你的成就感,遠遠比坐在電腦前工作一上午要大許多;如果修理不好,就當自娛自樂好了。
可以自己動手做的事情太多了,這些小幸福,足以讓你的日子,每一天都幸福滿滿。給自己做一件衣服,畫一張你家附近的美食地圖,動手給心愛的人做一件禮物,下雨的夜晚,在家里用廢舊物品作手工,周末給自己做水果面膜……哦,自己動手,每一天都可以亮麗多彩!
學會發現幸福
寫過《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巴西作家保羅·科埃略,還寫過一本不太有名的小說《薇羅妮卡決定去死》,后來被改編成同名電影,2009年在美國公映。女主人公是28歲的薇羅妮卡,她擁有漂亮的臉龐,體面的工作,舒適的住所,生活幾近完美,而她本人,卻對此充滿厭倦。她談不上幸福,也談不上痛苦,所以她無法再忍受下去。她決定去死,烈酒兌大把的藥片,結果自殺未遂,被搶救了過來。可是,醫生對她說,她的心臟功能受到了嚴重的損傷,她已時日無多。薇羅妮卡陷入了困頓。在醫院里,她遇到了一個和自己一樣,即將走到生命盡頭的男病人,兩個人決定,在最后的歲月里,好好活一場。于是,他們逃出醫院,一起去旅行。最后,相愛的他們終于明白,所有的死亡預言,不過是主治醫生善意的謊言,只是為了讓他們結束死亡的行動,開始新生的旅程。
很多時候,我們就像28歲的薇羅妮卡一樣,擁有別人眼里不錯的生活,自己卻感覺不到幸福。切莫等到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才決定幸福活一場,從現在開始,學會發現幸福。
如果你愿意,讓我帶你一起發現幸福。
一個人的幸福:
一個人的幸福從給自己買好吃的零食開始。
給自己和身邊的人寫表揚信,你會感覺很幸福。
以自己為主角,編一個幸福的故事。
下雨天,坐在屋子里回憶青蔥歲月里所有的光榮與驕傲。
寫一張夢想清單,你會發現自己有太多的幸福夢想,那些夢想多么令你歡欣鼓舞。
聽段傳統相聲,自娛自樂。
下雪天,宅在家里自娛自樂,可以偷偷地看看BL漫畫,沒事偷著樂。
找個風和日麗的日子,獨自去曬暖。
一家人的幸福:
陪父母散步。
陪孩子觀察樓下花叢里的一只蟲子。
給愛人洗衣服,用牙刷把白襯衣的領口和袖口刷的干干凈凈,你會充滿成就感和幸福感。
和愛人、孩子一起打羽毛球,玩游戲。
給父母買禮物,給他們隆重地過生日。
一群人的幸福:
.晚上去附近的廣場,和老年人一起唱歌跳舞。
和一群朋友一起背包旅游。
去潘家園趕鬼市,和很多人一起淘舊貨。
和同事們一起聚餐。
和豆友們相約一起去電影院看電影。
……
幸福無處不在,只有學會了發現幸福,才能擁有幸福。
當下社會,最不缺少的就是憤青,女人們,與其不停地抱怨不公、抱怨社會、抱怨世界,抱怨又有什么用?為什么不能檢討自身的不足,發現已有的收獲,發現微小的幸福呢?
在“培養感受幸福的情商之一:忘記障礙”一節中,我提到過一位老人,那位老人有太多的理由抱怨社會,他經歷過太多的不幸,可他一直活的很幸福很開心。而我還認識一位老人,那是我去養老院做義工的時候認識的,她的年紀不算大,在我看來,人生順暢。這位老人唯一的不幸就是丈夫已故,兩個女兒都在國外,她又不愿遠離故土,于是女兒們只好將她送進養老院。與那位經歷過很多不幸的老人相比,這位老人的幸福感少了很多很多。她天天抱怨,“老天爺對我真不公平啊!我那個死鬼老頭子,生前不好好待我,死后留我一個人受苦;我那兩個喪盡天良的女兒,沒有一個肯回來給我養老送終”。
誠然,人生確實有許多無法逆轉的苦難,有一些無法挽同的遺憾。但是,也有更多讓我們滿足、讓我們快樂的幸福。培養自己發現幸福的能力吧,能把我們從痛苦中拉出來,能讓我們感受到幸福的那個人,絕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放開心胸,忘記阻礙,學會感恩,發現幸福,用你的手抓住無限,瞬間的幸福即永恒。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笑一笑
有人說:“只要面帶微笑,世界各地的大門都會向你敞開,它勝過一切語言。”世界名模辛迪·克勞馥曾說過:“女人出門時,如果忘了化妝,最好的補救辦法就是亮出你的微笑。”雨果曾說:“笑,有如陽光,它可以消除人們臉上的冬色。”中國古詩云:“猛將謀臣徒自貴,娥眉一笑塞塵清”,意思就是說,勇猛無敵的戰將和運籌帷幄的謀臣,都抵不上沉魚落雁之容的王昭君的一個笑容,她的一個微笑,就平息了邊塞的紛爭。而且,經常微笑的女人,內心的幸福感要比不愛笑的女人高出很多倍。
我有一個朋友,且不論她的成就,單就她為人處世的態度而言,就非常討人喜歡。為什么討人喜歡?因為她見人就笑,遇事也笑,再難的事兒,再大的麻煩,都會融化在她的笑容里。我曾見過她的員工跟她吵架,對方在暴怒中指指點點破口大罵,她卻不急不惱笑臉相迎,于是,所有的誤解和沖突,就在她的和聲細雨中,消散殆盡。我不得不感嘆她做人的魅力和處事的圓潤,所謂抬手不打笑臉人,她用自己的笑容,解決了很多在大家看來難以堅決的矛盾。笑容是很好的溝通媒介,可以為我們帶來機會和財富,進而帶來幸福。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在一家商場里,如果同樣的幾個店面,貨物的擺放和種類幾乎一樣,就連售貨員的年齡、裝扮也相差無幾,我們更愿意去的還是以微笑迎接顧客的店面。所以,笑容的作用不可小覷,英國詩人雪萊說過:“微笑,是仁愛的象征,快樂的源泉,親近別人的媒介。有了笑,人類的感情就溝通了。”
美國旅館業巨頭希爾頓在創業初期,投資了幾千美元開了第一家旅館。當時,希爾頓的母親就告誡他:“你應該學會把握更有價值的東西,那就是微笑。有微笑的服務才是最能為你創造價值的。”因此,希爾頓要求他的員工永遠對顧客保持微笑。后來希爾頓還將酒店的口號改為:“今天你微笑了嗎?”而他自己也一樣,不管走到哪里,臉上都保持著微笑。也許正是因此,在美國經濟最蕭條的時期希爾頓的旅館也照常顧客盈門。
遙想當年,小平同志和撒切爾夫人討論香港問題時,雙方臉上都帶著微笑,事實上,談判桌如同戰場,誰的內心都輕松不起來,然而微笑卻是外交中必不可缺的溝通禮儀。
在人際交往中,真誠的笑容永遠讓人難以拒絕。在日常生活中,笑容能夠帶給你更多的幸福感。
笑容可以讓你心境良好。面露平和歡愉的微笑,說明心情愉快、充實滿足、樂觀向上、善待人生,這樣的人才會擁有更多的魅力。
笑容可以讓你充滿自信。面帶微笑,表明對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以不卑不亢的態度對待這個世界,不僅容易使人產生信任感,也更容易被人真正地接受。
笑容顯得你真誠友善。微笑反映自己心底坦蕩、善良友好,反映自己待人真心實意、自然放松。
笑容顯得你樂業敬業。在工作中保持微笑,說明你熱愛本職工作、樂于恪盡職守。微笑可以創造一種和諧融洽的氣氛,讓工作更加愉快,環境更加溫暖。
真正的笑容應該發自內心,滲透著自己的情感,表里如一、毫無矯飾的笑容,被視為“參與社交的通行證”,被視作“幸福生活的晴雨表”。
100多年前,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曾提出一項理論,他認為“個人的生理變化直接隨著刺激事實的知覺發生,生理變化的感覺即是情緒”,也就是說,刺激事實引起生理變化,生理變化引起情緒變化。所以,微笑會引起體內分泌快樂激素,然后快樂激素會讓你的情緒高漲。這一系列的變化,會讓你的身心同時感到愉悅和幸福。
很久以前,我曾經聽過一個故事,時間太久了,再轉述給親愛的讀者您難免會有種種偏差,但是這件事情卻確實存在,并且相當有趣。
這里,我暫且給故事的主人公取名叫小樂。小樂到某個戰火紛飛的國家去旅行,結果正好遭遇突發性軍事政變,小樂和其他旅游者一起,被政變一方的軍隊俘虜。俘虜他們的軍隊首腦,倒也沒有為難小樂一行人,只是要挨個查清他們的身份,確定他們到這個國家的來意,才會釋放他們。于是,小樂一行人被囚禁在一間小小的屋子里,由兩名年輕士兵看管,等待審查。
親愛的讀者們,請集中注意力,有趣的畫面馬上就要出現了。
這兩名年輕的士兵,筆直僵硬地站在門的兩旁,雙手端著沖鋒槍,面無表情,眼露兇光。小樂感覺氣氛很緊張,心里很不舒服,于是,他想了一個主意。小樂悄悄告訴大家,一起沖這兩個士兵微笑,一定要真誠,一定要微笑。于是,大家開始向這兩位士兵微笑、點頭、致意,幾分鐘后,有趣的畫面出現了,兩位士兵不自覺得松弛了身體,不再僵硬地站在門口,冷漠冰凍的面孔上,也出現了笑容,其中的一位士兵,還給小樂一行人中,年紀最大的兩位老人,端來了兩杯咖啡。接下來,畫面越發溫暖,兩位士兵中的一位,幫小樂一行人去詢問何時開始審查,然后審查過程也非常順利,最后,小樂一行人被允許離開時,這兩位士兵還與大家握手道別,一切順利的讓人吃驚。這,就是笑容的力量。
其實,生活中的快樂和幸福無處不在,你想更加幸福么?那就笑一笑吧。多一份笑容,你就會多一份幸福。
上大學的時候,我曾經在學校的“英語角”里出演過舞臺劇《卡薩布蘭卡》的片段,在那段時間里,我迷上了大名鼎鼎的好萊塢影星,傳奇式人物,《卡薩布蘭卡》的主演英格麗·褒曼。據說英格麗·褒曼剛到好萊塢時,籍籍無名無人關注,然而她出眾的容貌和北歐的風情,引起了許多人的注意,于是有人把她介紹給了當時非常著名的導演、制片人大衛·塞爾茲尼克。大衛·塞爾茲尼克性情暴躁,很難相處,但是他非常喜歡挖掘新星,于是,英格麗·褒曼在某個夜晚,登門拜訪了大衛·塞爾茲尼克。英格麗·褒曼見到大衛·塞爾茲尼克時,大衛·塞爾茲尼克正在咀嚼一塊牛排,他看見英格麗·褒曼后的第一句話竟然是:“上帝啊,快把你腳上的高跟鞋脫下來!”身高1.75米的瑞典姑娘褒曼回答:“用不著,我穿的是平跟鞋。”在那個時代,好萊塢崇尚身材嬌小的女演員,比如當時的默片影后瑪麗·畢克馥。所以大衛·塞爾茲尼克聽了褒曼的話,立即揮手讓這位北歐姑娘離開,然而大衛·塞爾茲尼克的手臂卻停在了半空中,他看見了褒曼單純明凈的微笑,不忍心拒絕她了。褒曼沒讓大衛·塞爾茲尼克失望,后來,她三度榮登奧斯卡的領獎臺,她那動人的微笑,祝她攀上了表演藝術的巔峰,從《卡薩布蘭卡》、《戰地鐘聲》到《煤氣燈下》、《真假公主》,給觀眾們留下了永恒的笑容。
笑是人類最動人的表情,它能溝通兩顆心,心理學家發現,笑是人類交流的最古老方式之一;科學家發現,人的快感來自發笑,笑是一個人的愿望得到滿足后在情緒上的反應。所以,笑可以帶來更多的快感,可以讓個體感到更加幸福。
我們是為了幸福而活著的,活著,就要幸福。套用那首童謠《幸福拍手歌》的歌詞,如果感到幸福你就笑一笑,相信笑容能夠幫助我們找到愛情、找到財富,找到幸福!
幸福總會慢半拍
這是一個速食時代,所有的快樂,都被速食蠶食掉了,快餐面、盒飯、便當,時光逆轉化妝品、快餐文化充斥著我們的生活。正如米蘭?昆德拉在他的小說《慢》中所言:“慢的樂趣怎么失傳了呢?古時候閑蕩的人到哪兒去啦?民歌小調中游手好閑的英雄,在露天過夜的流浪漢都到哪兒去啦?他們隨著鄉間小道,草原林間的空地和大自然一起消失了么?”那些我們曾經夢想的“慢”的幸福,都被時代吞沒了,都被我們忽略了。
身邊有太多忙碌的人。打電話給他們,電話那頭的人語速急促,情緒緊張,反應迅速;找他們閑談,要提前幾天甚至一周預定,因為他們的日程表好像永遠都是滿滿當當的;偶爾碰面,他們總是面帶倦容,略帶笑容無奈地說,“最近忙,忙得四腳朝天”。的確,他們很忙,他們忙著工作,忙著生活,忙著自己的現在和未來,可是一切并不像他們想象的那樣,非要“忙”的四仰八叉才算幸福。其實,很多時候,如果慢下來,如果可以一下午什么也不做,偷得浮生半日閑,幸福就會悄然降臨。可很多人,都忙上了癮,他們不允許自己停下來、慢下來,一旦無事可做,他們就會覺得不適應,空虛甚至焦慮。其實幸福總會慢半拍,慢下來,更幸福。
前面,我說了很多關于幸福的道理,現在,我們輕松一下,看看如何才能慢下來,就請親愛的讀者您,和我一起慢下來,享受一下“慢”的幸福吧。
首先,我們不必做完美主義者,很多事情我們不必做,這樣,我們就會沒有那么多的事情可以去忙碌了。比如凌亂的桌子,就讓它先零亂著吧,不必要求它隨時保持整潔,還有那些工作上的細節,盡量不要抱回家去做,那些主要工作之外的瑣事,如果沒有時間,就讓它靠邊站。生活中,可做可不做的事情都可以不做,把最好的精力和最好的心情留給最重要的事情,其余的一概可以馬虎。
其次,不要為了“忙”而忙,有的人把忙當作一種需要,一種心理慰籍,甚至忙上了“癮”,。對于缺乏自信的人而言,忙碌帶來的成就感,就如同大麻一樣讓人陶醉,這就是為什么一些人不舍得讓自己慢下來的主要原因。忙碌的確能夠給人帶來一些東西,比如金錢,比如成功,然而,這些只不過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每個人都是一個完整的人,除了忙碌之外,還需要休息,需要調整,甚至需要空白和發呆。人體就像一部機器,高速運轉帶來的溫度能夠讓機器灼熱,也能夠加速機器的磨損。過度忙碌會消除我們的幸福感,然而有的人卻會因為忙上“癮”而貪戀忙碌。根據醫學腦內神經學原理,忙上癮跟人腦內的“獎賞系統”有關。如同運動產生快樂素一樣,當忙碌使你腦內的分泌紊亂,分泌某種令你興奮的物質后,你就會因為愉悅而傾向于不斷忙碌。如果忙到不能自控,強迫自己去忙碌,那么就是病態的忙上“癮”了。這個時候,為了未來的幸福,就需要進行心理調適,控制自己的忙“癮”了。
再次,別用忙碌取代了溫暖的情感,驅趕了內心的幸福。每日忙得昏天黑地,忙著工作忙著進步,其實很多時候,忙碌的我們忘記了聽從內心的召喚,忘記了親情、感情和愛情。情感在忙碌中被淡忘,被冷漠,如果能夠把一些不必要的忙碌提出,拿出時間來陪陪你愛的人或者愛你的人,也許只一個甜蜜的吻,只親手做一頓飯,就能夠讓你心滿意足,幸福愉快。
道理講了那么多,還是讓我們一起做一個小測試,看看我們有沒有忙上癮吧!
如果以下測試中,你回答“是”的問題超過兩個,那就說明你可能已經對忙碌產生依賴,急需慢半拍,享受幸福了。
1.如果度假時間超過兩天,你就覺得心煩意亂;
2.原本全家人一起看電視的晚上,你卻縮在床上,拿著各大商場的優惠券上網搜羅各種促銷咨詢;
3.朋友聚會之前,你翻出家庭相簿絞盡腦汁地考慮如何將其編輯成具有外交水準的家庭宣傳冊;
4.想不起來上次沒吃早餐是在什么時候;
5.想不起來上次沒吃午飯或晚飯時在什么時候;
6.你匆匆游走于超市的各個貨架,完全按照事先列好的清單購物,很少考慮別的東西;
7.你把睡前瀏覽日程表視為一種放松;
8.如果不在紙上記全明天的工作,你鐵定會忘記一部分;
9.生日的時候別人送你一臺MP3,至今還被原封不動地放在盒子里,因為你根本沒時間下載歌曲;
10.你的處事原則是:你可以打電話跟醫生做預約或者鍛煉手臂曲線,但卻不肯把時間用在散步和嚼口香糖上。
好了,現在,告訴我你的答案,和我一起開始慢半拍。放慢你的速度,將行事說話的速度降下來,讓思維停滯。安子不是要您忘記工作忘記生活,而是要您更加顧及自我,更加享受生活。不要再堅持日程表式的忙碌生活了,讓我們一起享受慢的樂趣,走向慢半拍的幸福生活。
上一篇:提高女性的處事能力
下一篇:點一把熱情的火,讓夢想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