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與浡泥國王的友情
中國與文萊人民之間的友好往來,具有悠久的歷史。明代朱元璋建國后,主動派出都監(jiān)院御史張敬之,福建行省都事沈秩,出使浡泥國。他們在海上航行歷時七個月,經(jīng)暗婆國后抵達該國。雙方經(jīng)過親密交談,并進一步促進了兩國人民間的友好往來。
第二年八月,淳泥國王馬漠沙派出專使,隨同張敬之等同來我國回訪,得到了太祖朱元璋的厚禮相待,明永樂三年,麻那惹那乃接任王位,又遣使來華,受到了明永樂帝朱棣的盛情款待。
當時,浡泥國正遭受暗婆羅國的侵略,但不堪忍受其政治壓迫和經(jīng)濟勒索,又鑒于明朝對外奉行友好的國策,在浡泥國訪華使節(jié)返國后,浡泥國王麻那惹加那乃親率王后、王子及王弟、妹、王親和陪臣等150人組成的訪華代表團,專程來華進行友好訪問。
消息傳來,明成祖朱棣特派專使前往福建泉州迎接,明永樂六年八月乙未日,浡泥國訪華團來到了大明王朝的首都南京。當天,明永樂帝朱棣在內(nèi)宮華蓋殿設(shè)宴,為浡泥國王洗塵。
接著,又在奉天門舉行了盛大的國宴后,將他們迎至會同館歇息。中國明代皇帝朱棣和浡泥國王之間的親密交談,為兩國人民的友誼譜寫了新的篇章。
一月后,浡泥國王忽然患病。為此,明永樂帝朱棣萬分焦急,他即派國醫(yī)日日夜夜為他診治疾病,又派皇親、重臣前往探望國王的病體。日繼一日,天天如此。
于同年十月浡泥國王病勢益重,眼見自己重病難愈,隨即囑咐王后:為了感謝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如果他一旦逝去,愿將遺體:“托葬中華。”還叮囑年幼的王子,愿與中國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十月乙亥日,國王病逝于會同館,終年二十八歲。明永樂帝朱棣聞悉噩耗,沉痛哀悼,舉行國哀。又派皇太子率文武大臣前往祭奠。當浡泥國王后轉(zhuǎn)達國王臨終前請求“托葬中華”的遺愿后,永樂帝朱棣立即答應(yīng)。
并命太常寺?lián)袢?、選地,工部為國王趕制葬具,砌陵墓,還由禮部主持安葬儀式。當月庚寅日,舉行奉安典禮、歸葬墳塋并建享殿于墓前。專撥三戶人家常年守墓。規(guī)定由禮部主其事,每年春秋二季舉行祭祀。
現(xiàn)在浡泥國王之墓,坐落在南京市安德門外,烏龜山之南麓。這座墓前的石刻,有神通石碑一通,華表柱礎(chǔ)一對,翁仲兩對,石馬、石羊、石虎各一對,以及享殿的石柱礎(chǔ)若干。這些雕刻精致、形象栩栩如生的石刻碑,置于松柏翠竹叢中,使這座陵墓顯得更加莊嚴肅穆而富有生氣。
上一篇:方志敏托胡逸民傳書
下一篇:朱暉守信義不忘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