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弘雄放——豪放派
【點睛之筆】
豪放派也是宋詞的風格流派之一。因其詞作的題材、風格、用調(diào)及創(chuàng)作手法等與婉約派多不相同,所以被把婉約派視為正統(tǒng)的詞論家稱為“異軍”、“別宗”、“別派”。
【經(jīng)典解讀】
北宋詩文革新派作家如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蘇轍都曾用“豪放”一詞品評詩文。第一個用“豪放”評詞的是蘇軾。據(jù)南宋俞文豹《吹劍續(xù)錄》載:“東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謳,因問:‘我詞比柳詞何如?’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孩兒執(zhí)紅牙拍板,唱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zhí)鐵板,唱大江東去。’公為之絕倒。”這則故事,表明了兩種不同詞風的對比,從中也可以看出南宋人已把蘇軾、辛棄疾作為了豪放派的代表。
豪放派特點大體是創(chuàng)作視野較為廣闊,氣勢恢弘雄放,樂于采用詩文的手法、句法寫詞,語詞豐富,用典較多,音律上不是太講究,然而有時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囂。南渡之后,由于時代巨變,悲壯激昂的高亢之調(diào)應運而發(fā),葉夢得、朱敦儒、陳與義、張孝祥、張元傒(xī)、陳亮、劉過等人繼承其余緒,蔚然成風,非常盛行。豪放詞派不但在宋代詞壇上影響很大,而且廣泛地影響了詞林后學,從宋、金直到清代,都有高舉豪放的旗幟,大力學習蘇、辛的詞人。
豪放派內(nèi)部的分派較少,僅有蘇派、辛派、叫囂派三個階段性的分支。其風格雖然總稱豪放,然而各詞人風格也有微差:蘇詞清放,辛詞雄放,南宋后期的某些豪放詞作則顯粗放,清朝的豪放詞人如陳維崧等亦多寓雄于粗,以粗豪見長。由于有些豪放詞人喜歡堆砌典故、追求散化、議論過多,致使某些豪放詞篇有韻味不濃、詞意晦澀、形象不明、格律欠精等缺點,這些亦是毋庸諱言的。
上一篇:國學《御醫(yī)——皇室的專門醫(yī)生》賞析
下一篇:國學《我國古代有醫(yī)院嗎》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