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傳
趙云傳
【題解】
趙云(?-229),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東漢末名將。初從公孫瓚,后歸劉備。曹操取荊州,劉備敗于當陽長阪,他力戰救護甘夫人和劉備子劉禪。劉備得益州,任為翊軍將軍,從攻漢中。建興六年(228),從諸葛亮攻關中,分兵拒曹真主力,寡不敵眾,退回漢中。次年卒。他曾在漢中以數十騎拒曹操大軍,被劉備譽為“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原文】
趙云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也。本屬公孫瓚,瓚遣先主為田楷拒袁紹,云遂隨從,為先主主騎。及先主為曹公所追于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難。遷為牙門將軍。先主入蜀,云留荊州。先主自葭萌還攻劉璋,召諸葛亮。亮率云與張飛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縣。至江州,分遣云從外水上江陽,與亮會于成都。成都既定,以云為翊軍將軍。建興元年,為中護軍、征南將軍,封永昌亭侯,遷鎮東將軍。五年,隨諸葛亮駐漢中。明年,亮出軍,揚聲由斜谷道,曹真遣大眾當之。亮令云與鄧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云、芝兵弱敵強,失利于箕谷,然斂眾固守,不至大敗。軍退,貶為鎮軍將軍。七年卒,追謚順平侯。
【譯文】
趙云,字子龍,他是常山真定縣人。他原本是公孫瓚的部下,公孫瓚派劉備與田楷共同抗擊袁紹,趙云隨同前往,為劉備掌管騎兵。當劉備被曹操追逼至當陽長坂時,劉備舍棄妻兒向南逃走,趙云身背劉備的幼子,即后主劉禪,保護甘夫人,即劉禪的母親,舍命拼殺使他們母子幸免于難。后趙云被升遷為牙門將軍。劉備率軍入蜀,留趙云鎮守荊州。劉備從葭萌關回攻劉璋,召諸葛亮前往。諸葛亮率領趙云、張飛等沿長江逆流而上,平定沿途郡、縣。至江州后,諸葛亮分派趙云率領一支軍隊從岷江直上江陽,與諸葛亮會師成都。成都平定以后,劉備任趙云為翊軍將軍。建興元年(223),趙云被升任為中護軍、征南將軍,封爵為永昌亭侯,隨后又升遷為鎮東將軍。建興五年(227),趙云跟隨諸葛亮駐守漢中。第二年,諸葛亮出兵伐魏,揚言從斜谷道出兵,魏將曹真急調大軍前往抵御。諸葛亮命令趙云與鄧芝前去斜谷抗擊曹軍,自己則率領大部隊進攻祁山。趙、鄧兵力弱小而敵軍兵多勢眾,故在箕谷受挫,但他們隨即收整人馬固守險要,終于避免慘敗。軍隊退還漢中后,趙云被貶為鎮軍將軍。建興七年(229),趙云去世,被追謚為“順平侯”。
上一篇:《三國志·賈詡傳》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三國志·鄧艾傳》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