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美國存在主義*作家。生于新澤西州朗布蘭奇,童年在紐約猶太人居住區度過,1943年畢業于哈佛大學,并取得理學士學位。1944年,梅勒應征入伍,在太平洋戰區的萊特島、呂宋島等地與日軍作戰,當過文書和步槍手,1946年退役。戰后從事寫作。1948年發表第一部長篇小說《裸者和死者》*,被公認為美國作家描繪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佳小說之一。梅勒早在哈佛大學讀書時,就致力于文學創作,寫過兩部沒有發表的長篇小說,并為《鼓吹者》雜志撰稿。曾到過歐洲,在巴黎大學就讀。1951年發表長篇小說《巴巴里海濱》,這是一部宣揚無政府主義的半象征主義、半現實主義的作品。長篇小說《鹿苑》(1955),也是以同樣手法,描繪好萊塢電影界的苦悶和窒息狀態。其他主要作品還有:《北非海岸》(1951)、《一場美國夢》(1965)、《我們為什么賴在越南》(1969)。1971年發表《性的囚犯》一書,以回答美國婦女解放運動者凱特·米利特對他的攻擊;作品中寫了關于文學、色情主義和婦女解放運動等問題。梅勒在1959年發表《白種黑人》后,便公開宣稱自己是一個存在主義者。1967年10月,梅勒因參加為反對越南戰爭而向五角大樓“進軍”的示威游行,曾一度被捕。1968年,梅勒參加紐約市長的競選而遭失敗。1979年寫成《劊子手之歌》,探討了吉爾摩犯罪的原因,自稱在這部書里“展示了真正的美國生活”。他的許多具有存在主義色彩和略帶批判性的作品,在美國讀者中有一定的影響。
上一篇:梅列日科夫斯基,德米特里·謝爾蓋耶維奇作品分析
下一篇:梅崎春生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