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奚(xī)
45 奚(xī)
【尋根溯源】
奚姓源自任姓。夏禹時有發(fā)明車輛并任“車正”一職的奚仲,其后人便以他的名字為氏。
【變遷分布】
早期在中原活動,尤以河南、山西、山東、安徽為多,以北海(今山東昌樂)、譙郡(今安徽亳州)等郡為郡望。明清以來,在遼寧、北京、江蘇、上海、浙江、陜西、湖北等地有分布,江浙一帶較多,滿族中也有此姓。
【名人薈萃】
奚容箴: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字子皙,春秋末衛(wèi)國人。
奚鼐:唐代制墨專家。易水(今河北省易州)人。著名制墨專家。所制的墨不但黑而發(fā)亮,而且還有香味,在墨上印有“奚鼐”或“庚申”二字。他的弟弟、兒子因制墨著名,南唐賜他姓李。他的孫子李庭珪制的墨更好,世稱“李庭珪墨”暢銷各地。
奚超:徽墨的創(chuàng)始人。易水(今河北省易州)奚氏制墨世家之后,因避戰(zhàn)亂攜全家南逃至歙州,見這里松林茂密、溪水清澈,便定居下來,重操制墨舊業(yè)。他造出的墨“豐肌膩理,光澤如漆”。南唐時后主李煜得奚氏墨,視為珍寶。遂令其子奚廷珪為“墨務(wù)官”,并賜國姓李作為獎賞,奚氏一家從此更姓李。歙州李墨遂名揚天下,世有“黃金易得,李墨難獲”之譽,全國制墨中心也南移到歙州。
奚世亮:明代抗倭勇士。黃州黃岡(今屬湖北)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以廉潔稱。遷延平府同知,率眾抵御倭寇入侵,又移攝興化府,倭寇大至,守城逾月,城陷,力戰(zhàn)而死。
上一篇:百家姓《葛(gě)》姓起源
下一篇:百家姓《范(fàn)》姓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