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汪(wāng)
104 汪(wāng)
【尋根溯源】
汪姓主要有兩種來源。一是出自商代的汪芒氏(又稱汪罔氏),戰國時被楚國攻滅,其后代便以汪為姓。二是出自姬姓,一為魯成公的后代,二為西周昭王的子孫。
【變遷分布】
早期在山東、山西、陜西、浙江、安徽等地活動。漢唐時期,重點分布在長江下游地區,并在平陽郡(今屬山西)、新安郡(今屬浙江)形成汪氏望族。宋代時期,汪氏已經擴展到湖北、湖南、四川、廣東、廣西及福建等地,以浙江、安徽、江西為聚居區。當今汪姓形成以安徽為中心的分布格局。
【名人薈萃】
汪華:唐代重臣?;罩菘兿萃舸蹇兿耍ń癜不湛兿L瞥瘯r期因功封越國公。被后人稱為“古徽州第一偉人”。其死后,廟宇祭祀不斷,行祠社屋遍布,被尊為徽州的地方神或地域神。在民間,被奉為“汪公大帝”、“花朝老爺”、“太陽菩薩”。
汪伯彥:南朝著名大臣、宰相。祁門城里人(今安徽祁門)。汪伯彥頗有才學,著有《春秋大義》十卷、《中興日歷》五卷、《汪伯彥文集》二十五卷。
汪琬:清代初年學者、散文家。長洲(今江蘇蘇州)人。與侯方域、魏禧,合稱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順治十二年進士,康熙十八年舉鴻博,歷官戶部主事、刑部郎中、編修,有《堯峰詩文鈔》。
汪士慎:清朝大畫家。安徽休寧人,寓居揚州。善于寫詩,精通篆刻和隸書,工畫花卉,喜畫梅花,筆墨清勁,對后世影響較大,是“揚州八怪”之一。
上一篇:百家姓《湛(zhàn)》姓起源
下一篇:百家姓《祁(qí)》姓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