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3 鄢(yān)
463 鄢(yān)
【尋根溯源】
鄢姓源自祝融氏,西周時,祝融的后裔受封于鄢國(即今河南鄢陵),春秋時鄢國被鄭所滅,其后人以國為氏。
【變遷分布】
早期在河南居住。漢代以后,向山西擴展,并以太原郡(今山西太原)為郡望。宋代以來,在福建、江西、四川等南方地區均有分布。
【名人薈萃】
鄢高:明代官員。正德年間,做了縣官。他為人正直,對地方上的有權人和有勢人,都不買賬,他們要盤剝百姓,鄢高寧可得罪他們,也不讓百姓吃虧。由于他得罪了許多人,就被貶職去做小官了,可老百姓都頌揚他,傳頌了幾代人。
鄢鼎臣:明江西豐城人。天啟中舉人。崇禎中署宜黃縣學教諭,日率諸生攻讀。歲饑,力請知縣發賑。有兵事,捐資犒義勇,以加強守備。
鄢正畿:明末福建永福人。明朝滅亡后,他面向北方慟哭,幾乎氣絕;從此遁跡深山,也不應科舉考試,常寫詩作文表明心跡,自號亦必道人,后賦絕命篇,與御史林逢經俱投溪水自盡而死。
上一篇:百家姓《汝(rǔ)》姓起源
下一篇:百家姓《涂(tú)》姓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