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定勝天,命不好自己可以改造
南懷瑾先生說:“命不好自己可以改造呀!”對此,他還十分推崇孔子積極改造自己命運的做法。在他看來,孔子是一個很有修為的人。南先生認為孔子的一生是很艱苦的,尤其是孔子年輕的時候,更是經歷了常人沒有經歷的苦難。孔子從出生起就沒有見過自己的父親;還是12歲的孩童,就開始挑起養家的重擔;況且這個家庭的確很特殊,哥哥有殘疾,姐姐又不能拋頭露面,又沒有什么家底可以仰仗。對于孔子的這些經歷,南先生認為是非常苦的。但是呢,孔子卻并未因此抱怨過什么,也沒有因此而自暴自棄,而是勇敢面對,竭力改變,最后著書立說、傳道授業,成為后代敬仰的大圣人。無疑,孔子成功地改造并且改變了他自己的命運。孔子這種不畏艱難,勇于改造自己命運的精神,南先生認為是非常了不起的。因此,他才會說,孔子的這種執著與不屈是“大丈夫所值得效法的”。
如果孔子不相信“命不好自己可以改造”,沒有“人定勝天”的勇氣和決心,那么他就可能一直按照命運原有的模樣生活下去,也就不可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更不可能名垂青史。
所以說,在命運面前,我們要有所信,有所不信。有所信,就是接受命運中我們無法改變的現實;有所不信,就是不屈服和妥協于命運中的坎坷和磨難,有面對的勇氣,更有改變的決心和韌性。如此一來,我們才能像南懷瑾先生那樣大氣地說:“命不好自己可以改造呀!”
不然,就可能成天喋喋不休地向別人訴說,久而久之,就可能會像祥林嫂般在看客中和聽客中不斷被同情和憐憫,最后被忽略,甚至被嫌棄、被無視。這就是抱怨命運的結局。
人生道路上,我們肯定會遇到各種阻滯,所謂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講的就是這個道理。那么,在失意與困境面前,與其向別人訴苦,不如開導自己,做一個豁達而又積極的人,相信人定勝天,命不好自己可以改造。
我們要改造自己的命運,可以采取哪些切實可行的措施呢?
首先,我們應該把握命運。在讀《孟子》的時候,南懷瑾先生非常同情孟子的遭遇——生不逢時,抑郁不得志,但更稱贊其始終為人倫正義、傳統文化的道德政治而奔走呼號的品格。他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及至老之將至,卻能坦然面對自己的失敗,繼續傳道授業,著書立說,就如臘月寒梅一般,在冰天雪地中怒放著自己的生命,而不是在抑郁不得志中郁郁寡歡,沉淪于無限的抱怨之中。孟子之所以能如此,就在于他能很好地、很達觀地把握自己的命運。所以說,要改造自己的命運,我們先要把握好自己的命運。
其次,求人不如求己,命運把握在自己手中。南懷瑾先生說:“靠自己,自助者天助。自己保佑自己,上帝才能保佑你,一切來自自力。”
就像每個人都渴望成功一樣,每一個命不好的人都渴望改變自己的命運。這個世界上,最可靠的人是自己,不是別人。依靠別人施舍發不了財,依靠別人同情不會得到解脫。別人高興的時候可以給,不高興的時候就可以拿走。所以,要記住,命運把握在自己手中,求人不如求己。
最后,改造命運是一個長久而持續的過程,需要腳踏實地地堅持下去,需要按部就班地努力下去。
有一個老木匠要退休,告老還家了。于是,他便告訴老板,說自己想回家安享晚年了。老板向來非常器重這個老木匠,并且對他的離開表示惋惜,于是,便請求他離開之前再建一棟房子。老木匠答應了,但是他歸心似箭,工作時一直心不在焉。馬馬虎虎,終于把房子建好了。最后,老板對他說:“這棟房子是我送給你的禮物。”接著便把鑰匙遞給了他。老木匠聽完,非常后悔。
由此可見,要改造好自己的命運,就應該做一名精益求精、有始有終的“木匠”,每一道工序都做細、做好,踏踏實實地,穩穩當當地,才能建成一棟漂亮而又堅固的房子。正如南懷瑾先生所說:“人定勝天,命運是靠自己爭取的。”也只有這樣,才能成功地改造自己的命運。
上一篇:人生的價值是在參贊天地之化育
下一篇:學會容忍,才會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