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人之心不可無
俗話說:“人心難測,海水難量。”所以南懷瑾先生常常告誡世人:世間最難揣摩的是人心,與人相處的學(xué)問一生也學(xué)不盡,這幾乎成為我們處世的無間道了。
《莊子·人間世》中有這么一句話: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刹簧餍埃繉Υ耍舷壬f:“任何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意志,他就愛好那一點,專注在那一點的時候,什么都無法改變他。所以,明知道你是為了他,但有時候他出于自己的利益需要,就忘記你為他著想了?!?/p>
其言外之意便是,若是對方忘記你是好心為他著想了,那么你就很可能因為自己的意見而被對方誤解,甚至涉嫌被害。所謂“好心沒好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因而,在交際中,無論是出于好意為對方著想,還是出于某種目的和利益的需要,切莫忘記,要見機(jī)行事,適可而止,世間人心最難揣摩,人心難測,防人之心不可無。所以南先生說“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刹簧餍??”這兩句話講的是做人的道理。最后南先生在分析完這句話后,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因此人與人之間很難相處,無論夫妻、父母、兄弟還是朋友,總是“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
的確如此,自古以來,有許多故事都在告誡我們,在與人打交道的過程中,若是沒有一顆防人之心,就可能會付出一定的代價,輕則可能損失某些應(yīng)得的利益,而重則會因之喪失自己的寶貴生命。
歷史上,劉邦先重用韓信,然后殺害他;曹操在逃亡的時候投奔呂伯奢,因為猜忌多疑,反倒殺害了呂伯奢全家;諸葛亮一世英明,終究還是用錯了馬謖……這無不證明人心難測,防人之心不可無。
從古至今,人們一直在討論“人之本性”這一問題。到底“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向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事實表明,人性到底是善還是惡,并沒有一個定論。所以,有人將人性比作是一片叢林,雜亂叢生,甚至千姿百態(tài)。這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因此,生活在人群當(dāng)中,涉入人性叢林,無論深淺,都是不可避免的。
南先生在三十歲之前就讀遍古書。因此,南先生對歷史上的奸臣進(jìn)行了一番細(xì)致的研究。奸臣們無不精通為人之道,他們都深諳“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的道理,因此,在勸諫君主的時候,總是投其所好,從不選擇直言力諫,以免惹怒君主,觸碰其禁區(qū),惹禍上身。而忠臣則正好相反,為了國家的利益和百姓的安危,他們總是直言不諱地?fù)?jù)理力爭,勸阻君主的某些錯誤決議。
北宋的寇準(zhǔn)是歷史上有名的諫臣,也是難得的忠臣。但是他因為剛正不阿和直言進(jìn)諫,屢遭君主誤會和讒臣的陷害。
十九歲那年,寇準(zhǔn)因自己卓越的才華,被宋太宗破格錄取,第二年,便被授予知縣的職位??軠?zhǔn)當(dāng)知縣期間,政通人,百業(yè)興旺。老百姓親切地稱年輕的寇知縣為“寇巴東”。宋太宗聽聞后非常高興,立即擢升他為尚書虞部郎中、樞密院直學(xué)士,主持官員的考核與選拔工作。任職期間,寇準(zhǔn)不畏強權(quán),公正不阿。為此,得罪了很多權(quán)貴。一天,他騎著馬趕去辦事,突然,街旁閃出一人攔住他的馬,連聲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這事很快傳到了太宗耳里,太宗聽后大發(fā)雷霆,不容寇準(zhǔn)分說,便把他貶到青川去了。
后趙恒宋真宗當(dāng)了皇帝,因惜寇準(zhǔn)的才華,斟酌再三后,宋真宗還是任用寇準(zhǔn)為宰相。公元1004年,北方遼軍大舉南侵,一天之內(nèi)就有五次告急文書飛到朝廷。滿朝文武張皇失措,宋真宗也六神無主。這時候,那些奸臣讒臣們就主張?zhí)优?。寇?zhǔn)卻說:“誰再為陛下出南遷的歪點子,誰就是大宋朝的千古罪人。遼軍沒什么了不得的,如果陛下御駕親征,一定會把遼軍打回老家去的?!?/p>
最后宋真宗聽取了寇準(zhǔn)的意見。宋軍在寇準(zhǔn)的指揮下,連獲大勝,最后把遼軍打得落荒而逃。這時候,那些曾主張?zhí)优艿拇蟪紓兏蛹珊蘅軠?zhǔn)。于是相互勾結(jié),準(zhǔn)備讒害寇準(zhǔn)。他們向真宗進(jìn)讒言說:“陛下,歷來戰(zhàn)爭就像賭博一樣??軠?zhǔn)讓陛下上前線,實際上是把陛下作為賭注??軠?zhǔn)叫您親自上場,不就是希望你戰(zhàn)死戰(zhàn)場嗎?”宋真宗聽完后,想了想,不由得火冒三丈,立即撤除了寇準(zhǔn)的宰相職務(wù),讓他到陜州去當(dāng)了知州。
再到后來,又因直言進(jìn)諫和讒臣陷害,劉皇后將寇準(zhǔn)一貶再貶,從河南相州的刺史貶為湖南道州的司馬,再貶到廣東雷州的司戶參軍,流放到遠(yuǎn)離朝廷的荒野之地。寇準(zhǔn)63歲時,病死在雷州。
從寇準(zhǔn)的遭遇中可見,世事難料,人心更難測??軠?zhǔn)太過剛直,毫無防人之心,以至屢次遭人陷害,被貶官職,甚至被流放。所以說,在人性的叢林中,我們要深諳其中的“潛規(guī)則”,切莫沒頭沒腦的毫無避諱。這樣一來,吃虧的只可能會是自己。
所以,在與人交際的過程中,謹(jǐn)記南先生的教誨吧。與人相處是有學(xué)問的,世間最難揣摩的是人心。因此,逢人只說三分話,交友莫拋一片心。更重要的是,要知道防人之心不可無,而害人之心亦不可有。
上一篇:剪掉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痛
下一篇:沉默是最有力的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