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719—772
【介紹】:
字次山,號漫叟、聱叟,曾避難入猗洞,因號猗
子。郡望河南(今河南洛陽市),世居太原(今屬山西),后移居魯山(今屬河南)。早年生活窮苦,比較接近民間。玄宗天寶十二年(753)進士。安祿山反,他率家逃難。肅宗乾元二年(759)冬,受國子業(yè)蘇源明推薦,任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
幕參謀,招集人馬,抗擊史思明叛軍。代宗時,任道州刺史,調(diào)容州,加授容州都督充本管經(jīng)略守捉使,因遭權臣嫉妒,辭官歸隱。大歷七年(772)入朝,病逝于長安。
元結(jié)是一位富于正義感、關心國家安危與人民疾苦的政治家。他的作品有著強烈的現(xiàn)實性,特別是那些雜文體的散文,如《丐論》、《處規(guī)》、《出規(guī)》、《惡圓》、《惡曲》、《時化》、《世化》、《七不如》等篇,或直抒胸臆,或托物刺譏,都出于憤世疾俗,憂道網(wǎng)人,具有揭破人間詐偽、鞭撻黑暗現(xiàn)實的戰(zhàn)斗功能。其文大抵短小精悍,筆鋒犀利,繪形圖象,逼真生動,發(fā)人深省。他的詩也注重反映政治現(xiàn)實和人民疾苦,《春陵行》、《賊退示官吏》是其代表作,曾深得杜甫贊賞。《系樂府十二首》、《補樂歌十首》等,也都是以深刻揭露現(xiàn)實而著稱的作品。他的詩歌不但內(nèi)容富有現(xiàn)實性,而且?guī)缀醪粚懡w。除少數(shù)四言、騷體與七古、七絕外,主要的是五言古風,質(zhì)樸淳厚,筆力遒勁,頗具特色。
元結(jié)的賦與他的詩文一樣,多針貶時弊、且有意造成一種古奧生澀的文風,以與時俗華美虛浮的文風相對抗。代表作有《元謨》、《演謨》、《系謨》,《說楚何荒王賦》、《說楚何惑王賦》、《說楚何惛王賦》及《演興》四首中的《訟木魅》和《閔嶺中》。三謨實際是帶韻語的問答體政論,三篇連成一氣,其意大抵歸于崇道德、簡刑罰、尚節(jié)儉,而以鋪陳禍福、演繹成文。文極古拙,枯燥無味。《荒》、《惑》、《惛》三賦也是問答體,且互相銜接。此三賦托為寓言,以總結(jié)玄宗后期導致禍亂的教訓,用意是好的,有的地方抨擊也很有力,但用字冷僻,語言生澀,很不好讀。能較好地顯示元結(jié)憤世嫉俗的剛毅性格的是《訟木魅》和《閔嶺中》兩篇。這兩篇中雖然仍有一些生澀的詞句,但寫出了一種幽深險怪的境界,而作者那種“惡竹應須斬萬竿”的精神即寓于其中,不失為一種具有特殊風格的文藝作品。
上一篇:元稹的故事
下一篇:蘭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