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英法百年戰爭后期,法國抗擊英國侵略軍的女英雄,為法蘭西的獨立和統一作出了杰出貢獻。1412年1月6日,出生于法國東北部香檳與洛林交界處的杜列米村,自幼受到父母的嚴格管教,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童年以來,她聽到許多關于英國和法國貴族對法國人民所干的壞事,也聽到許多關于法國人民抗敵斗爭的英勇事跡。她的家鄉鄰近勃艮第公爵的領地,屬于法國國王管轄,地處交通要道。從1412-1428年間幾次遭受勃艮第人的洗劫,經受了戰爭的騷擾。國家政治衰敗,人民遭受痛苦,這些社會現實強烈地刺激了貞德,使她很快地成熟起來。她和許多法國農民一樣,把國王看作天意的化身、國家的象征,都把希望寄托在國王身上。1428年10月,英軍圍攻通往南方的咽喉要地奧爾良,法國國內形勢危機。在這緊要關頭,十七歲的貞德身著男裝,要見被廢的法王太子查理,請兵作戰,以解奧爾良之圍。1429年1、2月間,貞德來到太子駐地什農城,見到了太子查理,她的精誠之心感動了查理,終于承認貞德為拯救奧爾良的救援軍首領,去解救奧爾良,并賜她軍旗、戰馬和佩劍。1429年4月27日,貞德身披鎧甲、騎在雪白的戰馬上,率領三千多救援軍,打著繡有耶穌瑪利亞圣象的白邊軍旗,向奧爾良進發。這時,奧爾良被英軍包圍已有半年之久。4月底,當貞德率軍沖破英軍的包圍,進入奧爾良時,極大地鼓舞了法軍士氣。5月7日,在奪取土爾斯堡的戰役中,貞德不顧身受傷痛,奮力配合法軍作戰,最后攻克土爾斯堡,英國守軍全部被殲,英軍對奧爾良的包圍宣告解除。奧爾良的勝利是整個百年戰爭的轉折點,人民為表達對貞德的崇敬,稱她為“奧爾良少女”。1429年6月底,貞德率軍向里姆斯進發,攻克里姆斯后,在里姆斯大教堂為查理舉行了加冕禮,查理成為法國國王查理七世。典禮中,貞德手執旗標,站在國王的近旁。貞德的名聲傳遍全國,許多地方的農民、市民,聞風而起,在各地和英國侵略軍展開斗爭。貞德的行動,卻使法國貴族擔心、害怕,他們孤立她,甚至準備出賣她。1430年5月下旬,貞德在康邊附近同英軍和勃艮第派貴族作戰,在撤退回城時,城防司令擔心敵人沖進城來,竟拉起吊橋把貞德拒之城外。這樣,她被勃艮第派貴族所俘,并將她出賣給英國人。1431年5月30日,貞德被英國人以“女巫”的罪名,在盧昂的廣場上活活燒死。臨死時,她還不滿二十歲。百年戰爭以法國勝利而結束。1456年6月,經過多年的重新調查審理,推翻了1431年對貞德的判決。貞德的英雄業跡,是法國第一面愛國主義的旗幟,她的形象深深印在法國人民的心里。
上一篇:貝科夫,瓦·弗
下一篇:貧困的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