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軍總司令華盛頓、《獨立宣言》起草人杰斐遜和外交家富蘭克林在美國獨立戰爭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被稱為美國開國三杰。1732年2月22日,喬治·華盛頓(1732-1799)出生于弗吉尼亞州一個種植園主的家庭。二十一歲時已是一個擁有八千英畝土地、近三百名黑奴的大種植園主,擔任了弗吉尼亞民兵少校副官長,不久后又升為民兵總司令。華盛頓雖然一直受到英國當局的青睞,但英國的政策打擊了包括他本人在內的種植園主利益,使他對英國殖民政策越來越感到不滿。特別是1763年英王宣布霸占西部自由土地,強征各種捐稅,使殖民地人民深受其害。華盛頓和群眾一起參加抗稅斗爭和抵制英貨運動。1774年9月,他身著戎裝出席了第一屆大陸會議。1775年5月被第二屆大陸會議任命為大陸軍總司令。華盛頓充分發揮了他的智慧和才干,把自愿集合而來的民兵,訓練成紀律嚴明、戰斗有方的勁旅,不驕不餒地指揮了這支部隊打了六年的人民戰爭,終于迫使敵人放下了武器。華盛頓贏得了人民的信任,1789年被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1793年又連選連任。1797年告老還鄉,1799年12月14日病故。
托馬斯·杰斐遜(1743-1826)也是弗吉尼亞的大種植園主,但在啟蒙主義的思想影響下變成為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1774年他寫的第一篇政論《英屬美洲權利概述》,對英國殖民當局的罪行做了深刻的揭露,并號召人民起來反抗英國的殖民統治。獨立戰爭開始后,杰斐遜作為弗吉尼亞州的代表出席了第二屆大陸會議,成為這一屆會議中最進步的革命派。1776年6月被推選為《獨立宣言》五人起草小組的執筆人。杰斐遜把自己關在一棟小樓里,從6月11日到28日,用了兩周多時間,完成了《獨立宣言》的初稿。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以壓倒多數通過了這個宣言。杰斐遜的一生曾為美國資產階級做過許多事情,擔任過弗吉尼亞州長、駐法公使、國務卿、副總統和總統等重要職務。但他自認為一生中最重要的貢獻莫過于起草了《獨立宣言》。1826年7月4日,恰在這個宣言發表五十周年的日子里,杰斐遜病逝在他的故鄉。
本杰明·富蘭克林(1706-1790)出生于波士頓一個手工業者家庭。家境雖貧寒,卻勤奮好學,自學成才,早在獨立戰爭前就已是譽滿歐美的電學博士。獨立戰爭的槍聲打響以后,他把自己的才能、精力和家產都獻給了美國的獨立事業。特別是他被大陸會議委派為外交特使出訪歐洲之后,充分發揮了外交官才能。首先贏得了法國社會輿論對美國的同情和支持,搞到了大批軍火,解決了戰爭急需;爭取到了法國遠征軍赴美參戰,以及西班牙、荷蘭對英宣戰;以俄國為首的其它歐洲國家宣布武裝中立。這就使英國空前孤立,為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創造了極為有利的國際條件。獨立戰爭結束后,他又作為美國代表赴巴黎同英國談判,迫使英國承認了美國的獨立。這時富蘭克林雖近八十高齡,還連任三年賓州州長,帶病參加美國憲法制定工作。1790年4月17日在費城與世長辭。
上一篇:美國內戰
下一篇:美國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