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五世紀初期至中期,以雅典為中心的希臘城邦和波斯帝國之間的戰爭。公元前六世紀后半期,波斯帝國西侵,在滅掉呂底亞之后,又征服了小亞的各希臘城邦。波斯侵略者迫使它們納貢,服兵役,在政治上建立僭主式的統治,因而,小亞的希臘人民對波斯的統治日益不滿。公元前512年,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占據色雷斯和黑海海峽,這不僅切斷了希臘各邦在黑海沿岸方面的糧食、奴隸和原料的來源,而且還侵奪了希臘海外的商業利益。波斯統治者并不以此為滿足,還妄圖征服希臘半島。這樣,希臘各邦和波斯帝國之間的戰爭就避不可免了。
戰爭分為兩個階段:公元前500年至公元前479年為第一階段。公元前500年,米利都僭主阿里斯塔戈拉利用人民對波斯的不滿情緒發起暴動,其他小亞各希臘城邦起來響應,并得到希臘本土上的雅典和愛勒特里亞的支持。希臘人最初曾獲得勝利。但是,波斯集結重兵鎮壓了希臘人的暴動,血洗了暴動城市,男子被殺,婦孺被劫為奴隸,神廟被焚掠。此后,波斯便把侵略的矛頭指向希臘半島。公元前492年,大流士一世率海陸大軍西征希臘。海軍因遇風暴覆沒于阿陀斯海角,陸軍因色雷斯人的抵抗,亦歸于失敗。次年,波斯一面做西征希臘的準備,一面派使者到希臘各邦,要求貢獻“土和水”,以此威逼希臘人降服,但遭到雅典和斯巴達的堅決拒絕。公元前490年,波斯軍橫渡愛琴海,在毀滅優卑亞和愛勒特亞之后,在雅典附近的馬拉松登陸。雅典人同仇敵愾,決心抗擊侵略者。他們征集一萬名重裝兵和普拉提亞的一千名援軍,在馬拉松平原上同波斯侵略者展開了決戰。在著名將領米泰雅得的指揮下,利用有利的地形,采取兩翼包抄的戰術,打敗了波斯軍,取得了反對波斯侵略者的第一個勝利。波斯在馬拉松失敗后,在西亞各地強行征集兵、馬、船只和糧餉,作繼續侵略希臘的準備。雅典也積極備戰,在民主派領袖泰米斯托克利的力主下,建造一百艘戰艦,并和三十一個希臘城邦結成抗擊波斯侵略的同盟。公元前480年春,波斯王薛西斯親自統率五十萬大軍西進,沿色雷斯沿岸,分陸海兩路入侵希臘。希臘聯軍在中希臘的溫泉關設有防線,斯巴達國王李奧尼達率三百士兵駐守,以阻擊波斯的陸軍。經過激戰,最后因叛徒的出賣,被波斯軍包抄,李奧尼達及其率領的士兵全部壯烈犧牲。以后,希臘人立碑著文:“啊,過路的人們,請告訴斯巴達人,我們忠于祖國的教誨,戰死在這個地方”,來紀念他們的英雄行為。溫泉關失守后,波斯陸軍長驅直入,攻占阿提卡,焚掠雅典。雅典人在海軍統帥泰米斯托克利的指揮下,把波斯海軍誘至狹窄的薩拉米海灣,準備同敵人決戰。公元前480年9月20日清晨,薩拉米海戰開始了。雅典人為保衛自己的祖國英勇奮戰,正象親自參加戰斗的雅典詩人愛斯奇里斯所描寫的那樣:“前進呀!希臘男兒!快救你們的祖國,救你們的妻子兒女,救你們祖先的神殿與墳塋!你們現在為自己的一切而奮戰!”他們利用波斯笨重艦隊無法發揮戰斗力的弱點,四處出擊,大敗波斯海軍,波斯軍幾乎全軍覆沒。薛西斯率殘部撤回亞洲。薩拉米海戰改變了希波戰爭的局面。公元前479年,希臘聯軍在布拉底擊潰了留在希臘的波斯陸軍,解放了全部希臘大陸。大約同時,希臘海軍又于米卡爾海角殲滅波斯海軍的殘余。至此,希臘戰爭的第一階段結束。希臘人所以取得反侵略戰爭的勝利,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為生存、獨立、自由而戰,他們懷著“寧戰以死,生必自由”的堅強信念進行戰爭,因而斗志旺盛;反之,波斯軍隊雖人數眾多,但他們是受脅逼或受雇的烏合之眾,不愿為侵略者賣命,因而,士氣低落,戰斗力不強。米卡爾海戰之后,希波戰爭轉入第二階段,是為希臘人乘勝進擊和向外擴張的時期。公元前478年,希臘海軍攻占了赫勒斯謗海峽。在斯巴達人回國之后,雅典艦隊單獨行動。同年,以雅典和愛奧尼亞各邦為中心,結成同盟,共同抗擊波斯。加盟各邦有的出錢,有的出船,貢金總額最初四百六十他連特。因同盟會議和金庫設在提洛島,故稱“提洛同盟”。加盟各邦地位一律平等,但領導權屬于雅典。雅典海上同盟結成之后,希臘軍力大增。公元前468年,在小亞的攸里梅敦河大敗波斯海軍。公元前449年,在塞浦路斯島附近再勝波斯海軍。至此,波斯無力再戰。同年,在波斯首都蘇撒,雅典使者卡里阿斯同波斯簽訂了和約,史稱《卡里阿斯和約》。條約規定:波斯承認小亞希臘各邦獨立,并放棄對愛琴海地區和黑海一帶的統治。希臘對波斯戰爭的勝利,為希臘城邦的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提供了條件。
上一篇:布魯諾
下一篇:希特勒,阿道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