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婢仆當寬恕①
【原典】
奴仆小人②就役于人者,天資多愚,宜寬以處之,多其教誨,省③其嗔怒可也。
【注釋】
①待婢仆當寬恕:事詳《袁氏世范》下卷。②小人:平民百姓。③省:減少。
【譯文】
那些屈身在別人家做奴仆的人,天資大都不高,所以對他們應該寬厚仁愛,多對他們進行教誨,少對他們發怒指責。
【延伸閱讀】
說奴仆天資不高,當然帶有很明顯的階級歧視,從現在的觀念來看,非但不會被人接受,可能還會引發法律官司。但是在封建時代,官方士大夫階層,對于老百姓的印象本就是如此。即便是萬世師表的孔老夫子也說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論語·泰伯》)所以愚民政策,既有官方的狡黠,也同樣有官方的偏見。民之不愚,可以找到很多例證。今人姑且不論,古代也不乏重民的人,但是不多見,也不徹底。孟子一方面說:“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孟子·告子下》)另一方面卻又說:“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義也。”(《孟子·滕文公上》)東方如此,西方亦然。古希臘偉大的詩人荷馬也說過類似的話:“當一個人成為奴隸的時候,他的美德就失去了一半。”阿諾德補充說:“當他想擺脫這種奴隸狀態的時候,他又失去了另一半美德。”所以“愚民”,不妨視為古代貴族們的共識。當然百姓的“愚”,很多時候不過是生活環境所限,不懂得上層社會的禮儀規范罷了。《紅樓夢》中的劉姥姥進大觀園,鬧得笑料百出,正是緣于此。然而這個老人家何嘗愚呢,她的“愚”才是不可及的。所以袁采說奴仆“天資多愚”,充滿著傲慢與偏見,觀點之錯誤顯而易見;但據此主張降低對他們的要求,則是恰當的,因為他們沒有類似貴族們的訓練進修機會。拿破侖有句名言:“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此話固然能夠提升士氣,但是士兵與將軍畢竟身份懸殊,我們不能以將軍的標準去要求士兵,更不能以將軍的責任去衡量士兵。奴仆不過是操持雜物之人,當然不能衡之以士紳標準。然而很多時候,人們往往會故意忘掉這層差別。在不該一視同仁的地方,反而要求一致,于是便產生了很多強人所難的事。相比較之下,袁采算是個清醒的人,他懂得“看菜吃飯,量體裁衣”。
上一篇:《尿寒灰》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得金不認》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