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法國古典主義喜劇大師莫里哀的代表作,是戲劇史上一部不朽的作品。因為它具有強烈的諷刺性和戰斗性,所以遭到了教會和貴族的激烈反對,被禁演長達五年之久。一六六四年春寫成,直到一六六九年二月才獲得允許上演的旨令。《偽君子》成功地塑造了披著虔誠的宗教外衣的偽善者的藝術形象,把矛頭直接指向君主專制政體的主要支柱:教會。答丟夫善于“把世人尊敬的東西”當作工具,騙取人們的信任,作為達到卑鄙目的的跳板。他就是靠表演“崇高”的宗教德行來打動奧爾恭母子的。他們把他接到家中,奉為良心導師。奧爾恭還打算把女兒嫁給他,并把不可告人的政治秘密也告訴了他。答丟夫象一切偽善者一樣是一個真正的兩面派,表面慷慨、仁慈、道貌岸然,其實是一個貪婪、兇狠、無恥的家伙。他不但騙得了奧爾恭的財產,而且勾引奧爾恭的妻子。當他的罪行暴露出來之后,他不但企圖霸占奧爾恭的全部財產,還要把他置于死地。他利用手中的秘密,向國王告發奧爾恭,只是由于國王明察,奧爾恭才免遭毒手。答丟夫具有很強的概括性,現在他已經成為“偽君子”的同義語。《偽君子》是古典主義喜劇的杰作,它塑造人物形象非常成功。在結構上開門見山,一開始就圍繞如何看待答丟夫展開戲劇沖突,第三幕第二場答丟夫,上場就給觀眾一個丑惡的亮相。喜劇中的悲劇成分增強了作品的批判力量。《偽君子》從第一次公演以來,在法國舞臺上成為演出場次最多的劇目。從一六八〇年到一九三四年,僅在法國《偽君子》就上演了二千二百六十二場次。
上一篇:倫理學
下一篇:伯恩斯坦修正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