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燈影斑駁的小道
他走進了那條燈影斑駁的小道,說是燈影斑駁,其實真正灑到地面上的,只有很淡很淡的幾片燈光,燈影更是早已迷失在了濃濃的柳蔭之中。
盛夏的晚風挽過柳枝撫經他的臉頰,卻不是很多老人回憶中的那般清涼,這大概是因為他剛從空調房里走出來吧。不過,當剛被水沖洗過的皮膚與這偶爾飄來的幾習暖風,如嬰兒的舌苔與與母親的頸間一般摩挲在一塊兒時,還是會激發起人類性情深處的那種愜意。于是,他把身體微微地舒展,為的是讓那晚風能更親密地貼近他的身體。于是,一個松松垮垮地人影也迷失了,隨斑駁的燈影一道,迷失在了柳蔭之中。
與柳蔭的尖端銜接的,是一堵圍墻,圍墻的身后是一棟破舊的,不知道有沒有被廢棄的廠房。或許是路燈的光從殘破的玻璃窗上跳到陰影中將他拽了出來。于是他醒了,于是他看向那棟破舊的廠房,目光突然有些躲閃。那是在猶豫吧?害怕看到什么,卻又想要看見什么,亦是種憂慮,萬一真的看見了什么,是否會打攪了今夜的夢?最終,他的眸子還是弱弱地鎖在了破舊廠房破舊的玻璃窗上。大概這就是現在的年輕人,喜歡尋找刺激,尋找循規蹈矩流向大海的小溪中不大不小的波動。據說適當的刺激能促使大腦分泌使人獲得快樂的多巴胺,多巴胺什么的,他不懂,畢竟他并不是專門學習生物的。他只知道,就像詩人筆下的飛蛾總是在撲火一樣,在霓虹燈編織的時代里,這就是年輕人的天性。
可惜的是,直到眸光隨漸行的腳步剝離了那棟破舊廠房的窗,也未曾見到什么。他輕笑,帶著自嘲,亦或是無奈。他想著,也許有一天,當他再次經過那里,或許會真的被嚇到。不過,那時嚇到他的可能并不是白森森的鬼影,可能,是老舊窗戶中關著的他,白森森的老朽的他。他又想著,或許是他耳機里播放的音樂太過溫柔,如若換上幾曲詭異可怖的音樂再走一次,會不會看到不一樣的?不過,他最后還是沒有折返回去,也沒有換上另一首曲子。因為他知道,掩耳盜鈴欺騙的終究是自己,無論今夜走多少次,他都看不透這棟廠房,就像看不透小道另一邊的河水,它們離他這么近,卻又那么遠。
之所以看不透廠房是因為夜色的籠罩,之所以看不透河水,是因為在他十九年的歲月里,他只認識它四年。另外的十五年,他所熟悉的是另一條河,一條是它又不是它的河,或者說是臭水溝。臭水溝里有成片的綠藻,成堆的垃圾,唯一孤單的是外婆嘴里那一只流落在臭水溝里的“水猴子”。并不是現在人說的水獺,而是長著獠牙、披著綠毛的長臂猿,據說它會將岸邊的小孩拖下水,然后扣掉他們觀察世界的眼睛,洋洋得意地掛在脖子上。“水猴子”的兇殘一度成為他童年時對那條水溝的陰影,直到后來,即使是年齡稍長,對世界的認識更加現實,但在看到那泛著惡心氣泡的綠藻群時,還是忍不住相信如果他靠到水溝邊,會有一只長滿綠毛的手猛地探出來,摘掉他的左眼或是右眼……或許他還曾希望過它能摘掉他的雙眼?而如今,水溝早已疏通,與其他的水溝連在一起變成了眼前的這條小河。只是,不知道,那只曾經在水溝里流浪的水猴子先生現在又是如何,是依舊還生活在這片水域之中,還是也迷失在了隱隱浮于水上的柳蔭之中呢?也許,它早已隱居到了老一輩的回憶中,并終有一天會像殉葬品一樣埋在老一輩的墓碑旁的泥縫中吧。過不了多久,記憶中那只會從綠藻中探出來的綠毛手就會折斷,然后和臭水溝里曾經的水一樣被沖走,成為未曾存在過的歷史。
燈影斑駁的小道逐漸走向尾聲,而新的小河卻在不斷地延長、擴寬,雖不至于能容納下整片星空,但當他倚在護欄上時,倒是能在平靜的河面上一窺皎月的美色。夜釣的人收起了釣竿,不知道看似沉重的水桶里是否有收獲?河邊的人家熄滅了燈火,不知道在窗邊眺望過小河的他們是否會夢到大海?大海里是否有燈塔?燈塔的光又是否亮過河邊的路燈?
最后一盞路燈的燈光將他的影子拉到了小道的盡頭,然后他看到盡頭的盡頭,是一片看不到盡頭的田野。這是一片棲身于城市中的寂寞的田野,它不是春天筆下的翠綠動人,亦沒有秋天筆下的麥浪滾滾。不曾生長,未獲成熟,有的只是被層層吞沒的麥尖,像一把漆黑的長鋸切開了星空。他似乎還能聽到鳥鳴,啊,不對,那只是耳機里音樂的點綴罷了。
與寂寞的田野毗鄰的,是一排被霓虹燈包裹著的別墅樓。它似乎應該與身畔的田野格格不入,但其實無論遠看還是近看,都有著難以言說的和諧。這大概就是這個時代吧,他想,一半孤寂,一半喧囂。
他琢磨著田野與別墅的曖昧,然后又憶起了余老的文章(折桂的前夕)。余老沒錯,因為他的心活在回憶中,但很多人卻錯了,他搖頭,他們終究是迷失在了柳蔭之中。曾經的農田、花園掩埋了原始的荒地,而如今的鋼鐵、水泥又吞噬了曾經的農田、花園,也許未來的什么又會將如今的鋼鐵、水泥悉數摧毀。他覺得那一棟棟拔地而起的巨獸并沒有錯,因為這是獨屬于這個時代的美。
風劃過別墅區與田野傳出的嗚咽聲打濕了他的耳朵。他抬起頭才發現,其實在清冷的月光下,田野與別墅都孤獨地置身于夜色中……
他轉過身去。
好像,有人在念叨著他的名字……
他愣了一下,不過很快又笑了,原來,是耳機里的音樂啊……
上一篇:蘇德來《記憶石坦巷》
下一篇:王丹楓《運河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