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荊請罪
【釋義】
背著荊條給對方道歉。指向人主動認罪,請求責罰和原諒。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典故】
秦、齊、楚、燕、韓、趙、魏七國,是歷史上有名的“戰國七雄”。其中,秦國力量最為強大,經常欺負弱小的趙國。
有一次,趙王派遣大臣藺相如前去秦國交涉。藺相如憑借自己的勇敢機智,給趙國掙得不少的面子,致使秦國再也不敢輕視趙國了。趙王欣賞藺相如的才能,封他為“上卿”(相當于宰相),位在大將軍廉頗之上。
廉頗很是不服,他想:我為趙國四處征戰,立下了汗馬功勞,功勞不比藺相如大?藺相如就是一張嘴,能有什么本事?為何會位于我之上?廉頗越想越氣,甚至還放言稱:“改日碰到藺相如,我一定會給他點顏色看看,看他能奈我何?”
藺相如聽到這些話,立即吩咐自己手下的人,見到廉頗的人要及時避開,萬不可和他們爭吵。有一次,藺相如坐車外出,正好看到廉頗的車子迎面而來,他便趕忙讓車夫把車子停在小巷子里,等廉頗的車隊過去,藺相如才讓車夫繼續趕路。車夫很是氣憤,藺相如卻說:“強大的秦國我都沒有害怕,怎么會害怕廉將軍呢?我認為,強大的秦國至今不敢攻打趙國的原因,就是因為趙國有我和廉將軍。如果我和廉將軍相互爭斗而無法和睦相處,就如同兩只老虎爭斗,必有一方受傷。到時,秦國肯定乘虛而入攻打趙國。我之所以避讓廉將軍,實在是為了國家著想啊,不能計較個人恩怨。”
這番話傳到廉頗的耳中,廉頗羞愧難當。他脫掉上衣,讓人在他背上綁了荊條,前往藺相如府上請罪。二人自此成為刎頸之交。
上一篇: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典故故事|豹死留皮,人死留名釋義
下一篇:負隅頑抗典故故事|負隅頑抗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