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
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
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沒有見過這樣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離開人間而去,使人們仰面不再看見。然而現在卻非常之藍,閃閃地著幾十個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現出微笑,似乎自以為大有深意,而將繁霜灑在我的園里的野花草上。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們叫他們什么名字。我記得有一種開過極細小的粉紅花,現在還開著,但是更極細小了,她在冷的夜氣中,瑟縮地做夢,夢見春的到來,夢見秋的到來,夢見瘦的詩人將眼淚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訴她秋雖然來,冬雖然來,而此后接著還是春,胡蝶亂飛,蜜蜂都唱起春詞來了。她于是一笑,雖然顏色凍得紅慘慘地,仍然瑟縮著。
棗樹,他們簡直落盡了葉子。先前,還有一兩個孩子來打他們,別人打剩的棗子,現在是一個也不剩了,連葉子也落盡了。他知道小粉紅花的夢,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葉的夢,春后還是秋。他簡直落盡葉子,單剩干子,然而脫了當初滿樹是果實和葉子時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幾枝還低亞著,護定他從打棗的竿梢所得的皮傷,而最直最長的幾枝,卻已默默地鐵似的直刺著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閃閃地鬼?眼;直刺著天空中圓滿的月亮,使月亮窘得發白。
鬼?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藍,不安了,仿佛想離去人間,避開棗樹,只將月亮剩下。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東邊去了。而一無所有的干子,卻仍然默默地鐵似的直刺著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樣地?著許多蠱惑的眼睛。
哇的一聲,夜游的惡鳥飛過了。
我忽而聽到夜半的笑聲,吃吃地,似乎不愿意驚動睡著的人,然而四圍的空氣都應和著笑。夜半,沒有別的人,我即刻聽出這聲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這笑聲所驅逐,回進自己的房。燈火的帶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響,還有許多小飛蟲亂撞。不多久,幾個進來了,許是從窗紙的破孔進來的。他們一進來,又在玻璃的燈罩上撞得丁丁地響。一個從上面撞進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為這火是真的。兩三個卻休息在燈的紙罩上喘氣。那罩是昨晚新換的罩,雪白的紙,折出波浪紋的迭痕,一角還畫出一枝猩紅色的梔子。
猩紅的梔子開花時,棗樹又要做小粉紅花的夢,青蔥地彎成弧形了……我又聽到夜半的笑聲;我趕緊砍斷我的心緒,看那老在白紙罩上的小青蟲,頭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麥那么大,遍身的顏色蒼翠得可愛,可憐。
我打一個呵欠,點起一支紙煙,噴出煙來,對著燈默默地敬奠這些蒼翠精致的英雄們。
1924年9月15日
【導讀】
荷戟彷徨者的隱喻
魯迅寫《秋夜》,正當“《新青年》團體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隱,有的前進”時,他感到苦悶、孤獨,仿佛“在沙漠中走來走去”。正如《彷徨》出版題詩所說:“寂寞新文苑,平安舊戰場。兩間余一卒,荷戟獨彷徨?!薄肚镆埂吠ㄆ捎孟笳魇址?,是一個“荷戟彷徨者”的內心獨白,只有細思揣摩,才能讀懂魯迅的隱喻。
秋天的夜空“奇怪而高”,非常之藍,“仿佛要離開人間而去”,幾十顆星星閃著冷眼,將繁霜灑在園里的野花草上。夜空的特點是高遠、冷漠、險惡。它象征著反動勢力,或者黑暗社會。
小粉花們被夜空灑下的霜凍得“紅慘慘的”“瑟縮著”,卻依然做著“春的到來”的好夢。它們年輕美好,被秋夜壓迫、摧殘,依然懷著美好的理想。讀讀想想,魯迅對小粉花傾注了怎樣的情感?“她”象征了什么呢?
“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這兩株棗樹早已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經典形象,你喜歡這樣的表達嗎?“墻外”有怎樣的表達效果?“兩株”有怎樣的意蘊?棗樹是《秋夜》中最硬氣的形象,它奉獻完所有的果實,雖已傷痕累累,卻毅然“默默地鐵似的直刺著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閃閃地鬼?眼;直刺著天空中圓滿的月亮,使月亮窘得發白”。這是大戰天空的兩株棗樹,雖已一無所有,卻“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樣地?著許多蠱惑的眼睛”,驚得夜空不安地躲閃,夜游惡鳥一樣的附庸勢力四散奔逃。魯迅看透了黑暗勢力的色厲內荏、外強中干,從心底里發出了蔑視的笑聲。
《秋夜》是一篇有力量而且別致的散文,短短的篇幅內視角發生多次轉移。墻外的兩棵棗樹,秋天的夜空,園內的小花,棗樹大戰夜空的場景,緊接著便由室外轉向室內。
魯迅從秋夜得到啟示,從棗樹那里汲取了戰斗的力量?;氐绞覂?,便旋亮燈盞開始繼續撰寫戰斗的文字。1924年9月15日《魯迅日記》記載:“夜風?!毕胂笠幌?,秋風颯颯,魯迅沉思作文的情景。室內部分,主要描寫了小飛蟲,它們為投奔光亮,落入火中。弱小,莽撞,可愛,而又可憐。魯迅對小飛蟲傾注了哪些情感?小飛蟲又象征了什么呢?
《秋夜》是《野草》的第一篇,魯迅以象征手法隱喻了自己孤獨而悲壯、彷徨而執著、虛幻而清醒的內心世界。
上一篇:魯迅《秋夜》散文全文
下一篇:魯迅《秋夜紀游》散文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