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新美學》
蔡儀著。本書寫成于1944年底,1947年由上海群益出版社出版。解放后,由于作者感到書中有些缺點甚至錯誤之處,準備改寫,所以告知出版社,不要再印行。1981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蔡儀美學論著初編》 (上卷)中,為了保持歷史的本來面目,收入了《新美學》。
八十年代初,蔡儀開始改寫《新美學》。改寫本擬出三卷:第一卷是敘論和現實美論;第二卷為美感哲學基礎論和美感論;第三卷有藝術論和美感教育論。1985年改寫本第一卷已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由于全書尚未告成,故本條目仍以1947年出版的《新美學》為據。
《新美學》問世的年代是一個偉大的歷史轉折的時代,它需要在各個方面為它開辟道路的理論武器。雖然在《新美學》之前,中國曾經出現過幾部美學論著或譯著,但這些著述在內容上卻表現出不符合當時的歷史需求的一面。所以蔡儀在《新美學》的《序》中說: “舊美學已完全暴露了它的矛盾,然而美學并不是不能成立的。……這是以新的方法建立的新的體系,對于美學的發展不會毫無寄與吧。 ”
《新美學》論述的問題依次為:美學方法論、美論、美感論、美的種類論、美感的種類論、藝術的種類論。
作者是按照“新的觀點”、“新的方法”來表述自己“新的體系”的。在“美學方法論”一章中,作者在比較了眾多的把握美的本質的途徑后,認為新美學的途徑,應當是由客觀現實去把握美的本質。在“美論”中,作者先檢討了舊美學“主觀的美”論的矛盾和其他的舊美學的美論的錯誤,然后根據“美的根源在于客觀現實”的出發點,提出“美的東西即典型的東西,美的本質即事物的典型性”的論點。在“美感論”中,作者在對美感諸舊說批判后提出“美的認識”說。在這一部分,作者著重闡述了有獨到見解的“美的觀念”說?!懊赖挠^念即現實事物在意識中的改造、理想化”。在“美的種類論”中,作者是根據“個別顯現一般”的典型的規定來考察美的種類,提出了兩種與眾不同的劃分法:按照客觀事物的構成狀態來分別客觀事物的美的種類: “單象美、個體美和綜合美”;按照事物的產生條件來分類: “自然美、社會美與藝術美”。 “美感的種類論”的特點在于作者提出“雄偉的美感和秀婉的美感”、 “悲劇的美感和笑劇的美感”,而不是把雄偉、秀婉、悲、笑作為美的種類來考察。在“藝術的種類論”一章中,作者是根據美的種類的第一種分類法來劃分藝術的,即單象美的藝術、個體美的藝術、綜合美的藝術。
《新美學》問世于四十年代,現在看來,盡管這本書還有缺點甚至錯誤,但它的出版,打破了原有的美學格局,沖破了唯心主義美學思想籠罩和統治,它是最早地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觀照美學對象的、自成系統的一部美學專著。
上一篇:外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新科學》
下一篇:中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新藝術創作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