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審美分類創造·達達主義攝影
達達主義攝影,是產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一個攝影流派,主要是當時青年人精神苦悶的產物。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各國政府以及各種文學藝術,包括攝影藝術,分別鼓吹自己的主張,第一次大戰結束后,由戰爭造成的社會動亂,使當時青年對傳統的東西產生了懷疑,發生了動搖,他們甚至認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不可信的,都不值得留戀,只有嬰兒的無意識的語言“達達”這才是真實的,無害的,值得描繪歌頌的。因此他們把“達達”作為一個流派名字。達達派的攝影家們主張藝術也應該和嬰兒“達達”的囈語一樣,雖然缺乏邏輯,也找不到規律,沒有一定的秩序,但卻是真切的。他們認為真正的藝術不需要什么邏輯、規律、秩序等等舊的傳統審美學中的東西。所以他們拍攝的東西,很多是用一些現成物品加以剪裁或不加剪裁的加以拼貼拍成的使人難以看懂的作品。有時達達派把一些污七八糟的東西甚至小便池等放入畫面,認為這就是向傳統藝術挑戰。
達達派攝影奉行的是虛無主義態度,他們雖和許多藝術家一樣,認為藝術創作有豐富的源泉,可又認為這源泉應該產生在人們的“下意識”中。達達主義在當時西方社會有一定影響,后來的超現實主義攝影家,二次世界大戰后的波普派攝影家們,和達達派都有較深的淵源,受達達主義的一定影響。
上一篇:外國文藝美學要略·流派·達達主義
下一篇:中國文藝美學要略·學說與流派·道家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