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藝美學要略·人物·方薰
清代畫家。浙江石門人,字蘭士,一字,坻,又稱御兒鄉農。乾隆時布衣。詩歌、書法都有成就,尤其以畫稱名于當時。作畫以寫生最好,與奚罔齊名,時稱“方奚”。主要著作有《山靜居論畫》,被收在《清瘦閣讀畫十八種》之中。
《山靜居論畫》分畫理、畫法兩部分。關于畫理:第一,他認為作畫與詩文書法相通。 “畫格與文同一關紐,洵詩文書畫,相為表里者矣。”第二,講究六法。 “六法是作畫之矩鑊,且古畫未有不具此六法者,至其神明變化,則古人各有所得。學者能講究六法,自然各造其妙。”第三,講究氣韻生動。 “氣韻生動,須將生動二字省悟。能會生動,則氣韻自在。氣韻生動為第一義,然必以氣為主,氣盛則縱橫揮灑,機無滯礙,其間韻自生動矣”。 “氣韻有筆墨間二種:墨中氣韻,人多會得:筆端氣韻,世恒少知”。第四,講究練、熟。 “書畫至神妙,使筆有運斤成風之妙,無他,熟而已矣”。但這個“熟”不是“俗熟”,而是“張伯英草書精熟,池水盡黑”和“杜少陵熟精文選理”之熟。第五,講究揣摸。“古人不作,手跡猶存。當想其未畫時,如何胸次寥廓,欲畫時如何解衣磅礴,既畫時如何慘淡經營,如何縱橫揮灑,如何潑墨,如何涉色。必神會心謀,捉筆時張吳董巨,如在上下左右。”第六,既講究神似,又講究形似。 “東坡曰: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晁以道云:畫寫物外形,要物形不改。特為坡老下一轉語。” “畫不尚形似,須作活語參解。如冠不可巾,衣不可裳……此物理所定,而不可相假者。古人謂不尚形似,乃形之不足,而務肖其神明也。”
關于畫法:第一,他認為畫無定法,而物有常理,只要功夫深,處處有畫法。 “畫有法,畫無定法,無難易無多寡”。 “畫無定法,物有常理。物理有常,而其動靜變化,機趣無方,出之于筆,乃臻神妙”。 “凡畫之作,工夫到處,到處是法。”第二,講究意在筆先。 “筆墨之妙,畫者意中妙也;故古人作畫,意在筆先”。第三,認為作畫應先從臨摹入手,然后“泛濫諸家”,得之心而應之于手。 “始入手須專宗一家,得之心而應之手,然后旁通曲引,以知其變,泛濫諸家,以資我用,實須心手相忘,不知是我,還是古人”。第四,墨法講究“潔凈”和“虛實俱到”。“用墨無他,惟潔凈,潔凈自能活潑,涉筆高妙,存乎其人”。“用墨濃不可癡鈍,淡不可模糊,濕不可混濁,燥不可澀滯,要使精神虛實俱到”。第五,皴法要求從“麻皮皴法”入手。 “皴法如荷葉解索,劈斧卷云,雨點破綱,折帶亂柴,鬼面米點,諸法皆從麻皮皴法化來,故入手必自麻皮皴法始”。
總之,他不拘于一格,不管是畫理還是畫法,都講究“活”。如他說: “法派不同,各有妙詣。作者往往以門戶之見,互為指責,識者陋之,不知王黃同時彼此傾倒,韓孟異體相與推崇。惟其能知他人之工,則己之所造也,深矣”。這些都是值得今人深思的。
上一篇:中國文藝美學要略·人物·方苞
下一篇:外國文藝美學要略·人物·杜勃羅留波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