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究抽象的人為基礎和核心的哲學學說。主要代表人物是費爾巴哈(1804-1872),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是在批判宗教神學和黑格爾唯心主義的斗爭中形成的。他認為,世界上除了自然界和人之外,再沒有其他東西。他宣稱他的哲學將“人連同作為人的基礎的自然”是“唯一的、普遍的、最高的對象”。他認為上帝是人的本質的異化,是人的本質的虛幻的反映。他說:“人的絕對本質、上帝,其實就是他自己的本質。”不是上帝創造了人,而是人按著自己的本質創造了上帝。所以他認為哲學應以整個的人本身作為對象,而不應把思維和整個人本身割開。人是意識和存在的統一體,存在和思維統一于自然,思維從存在而來,從而得出了物質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唯物主義結論。
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在反對宗教神學和唯心主義的斗爭中,起了積極、進步的作用,但是,它不是把人看作具體歷史環境和社會關系中的現實的人,而是把人作為生物學上自然的人、作為抽象的人。關于自然界和物質,他的觀點,也不是徹底唯物主義的。
人本主義,就其歷史觀來說,屬于資產階級人道主義,它沒有沖破歷史唯心主義的束縛。列寧指出:人本主義“是狹隘的”,它“只是關于唯物主義的不確切的膚淺的表述”。
上一篇:交混作品分析
下一篇:今東光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