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陳永祥
【作家簡介】阮公歡(1903—1977),越南作家。生于興安省(今海興省)文江縣一個沒落官僚家庭。當過教員。八月革命后,在從事文學創作的同時,他還在軍隊負責文藝工作。1954年和平恢復以后專事創作工作。
阮公歡是30年代越南文壇上享有盛名的現實主義作家。在深入農村、了解社會和反映人民生活的疾苦方面,他是當時越南作家中的一個帶頭人。他在30年代末創作的《最后的道路》曾被認為是接近革命現實主義水平的作品,它描寫了殖民統治下的越南農民的悲慘生活,以及他們跟地主和高利貸者的斗爭。小說出版后曾遭當時法國殖民當局的查禁。這是他一生創作的代表作品。
阮公歡擅長寫短篇諷刺小說,素以語言凝煉、詼諧,諷刺力強而著稱文壇。這方面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集《男角四卞》(1935)、《兩個可憐蟲》(1937)、《金枝玉葉》(1934)等。《男角四卞》的問世,在越南文壇上引起了強烈的反應,成為1935年至1936年間“為藝術而藝術”派和“為人生而藝術”派大辯論的題材,對越南文學的影響較大。阮公歡不僅善于創作短篇小說,同時也是長篇小說的能手。這方面的代表作有《阿明女教師》(1936)、《一片好心腸》(1936)、《最后的道路》(1938)、《農民和地主》(1956)、《黎明之前》(1957)等。這些作品在國內外受到了一致的好評。
《黎明之前》,譚玉培譯,上海文藝出版社1960年出版。
【內容提要】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1944年。北圻省新任法國總督瓦美走馬上任,這可忙壞了省長大人,“公文像蝴蝶穿梭一般”,“兵大哥忙得像走馬燈”,全省上下,男女老少都得去迎接這位“從來不張開口笑一笑”的總督大人。瓦美以“廉潔和正派”著稱。當他還是個青年文書時,曾收養過一個法國神父的混血兒私生女,這位養女長到20歲時,瓜熟蒂落,就變成了總督夫人。夫人比總督小20多歲。
這一年,越南名義上雖然還是法國的殖民地,但日本人根據“維希協定”占領這個國家已經4年了。為了戰爭需要,日本人命令越南農民毀去田里的青苗,改種苧麻。春亭村按規定還差7畝,日本人兇神惡煞般地要佃戶們立刻拔掉田里的稻子,馬上種麻。佃戶阿榮和滿龍嫂說了幾句哀求的話,被打得死去活來。在皮鞭和槍彈的威逼之下,佃戶們只得拔掉正在茁壯成長的稻子。田里哭聲一片。
陳文賞綽號叫賞翰林,是個擁有800畝水田的大財主,為人陰險毒辣。他兄弟三人。二弟阿春在法國讀過書,吃喝嫖賭,揮金如土。眼下又在替日本人當翻譯,是個不折不扣的越奸。三弟阿佑是被他父親強奸的女傭人的私生子。從8歲起,就像個長工一樣給賞翰林沒日沒夜地干重活。父親一死,他就被兩個哥哥趕出了家門。賞翰林為佃戶們交不上谷租發愁,盤算著自己的損失。這時,總督夫人的母親、工頭阿羅來訪,阿賞靈機一動,乘機前去拜訪總督夫人攀親附貴,又用一箱香檳酒賄賂瓦美總督。瓦美委任賞翰林擔任全省聯合征谷隊的負責人,總督恩遇使阿賞受寵若驚。他假裝大義滅親,向瓦美建議除掉二弟阿春,實際上是想借此達到獨吞祖產的陰險目的。但總督告訴他,最可怕的敵人并不是日本人和阿春,而是共產黨越盟和跟越盟一條心的老三阿佑。賞翰林按照總督的指示屈尊去阿佑家,甜言蜜語拉攏阿佑,許他田地房屋,還要給他娶漂亮媳婦。但阿佑拒絕同他合作,兄弟二人不歡而散。
賞翰林看準了聯合征谷隊是個肥差。他先囤積了大批谷子,又派人在這批谷子中摻和了大量沙土。再打著征谷隊的旗號,假裝幫助其他地主代辦收購谷子,用他們的金子買下自己的谷子,然后交給政府。一進一出,賞翰林大發了一筆橫財。
三宙村的村長提著鞭子坐鎮收糧。他對那些傾家蕩產交來谷子的村民百般刁難,對那些交不出谷子來的孤寡老弱則拳打腳踢、捆綁毒打,命人把他們家的財物搶走變賣折錢抵谷。征齊了谷子,又押解著村民將谷子送到60里之外的周禮鎮。賞翰林親自出馬監督征谷隊收糧,他用特意請河內法國人配制的三把黑秤過磅,每百斤少四、五斤,農民有苦說不出。賞翰林又發了一筆大財。當然,他忘不了將翡翠項鏈、鉆石戒指、耳墜、玉碗等禮物送給瓦美總督。但瓦美關照夫人暗示陳文賞最好送金子,因為金子便于壓成板,刷上漆帶回法國。他已經在準備退路了。
一場暴風雨把田里的莊稼徹底毀了。賞翰林回到鄉下催租,一幫佃戶來向他請愿,一是要求免除額外繳納地主的租谷,二是要求借糧度饑荒。如不答應,佃戶們將集體退租還田。賞翰林見眾怒難犯,只得答應下來。他明白,“肯定有一只手在指引著這些樸質的鄉下人,使他們不但一下子變得勇敢起來,而且互相團結,成為一個整體”。
阿佑這幾天已經第三次碰見“這位大哥”了,他知道“這位大哥”就是他崇敬的越盟,很想跟他結識結識。果然,晚上麻老爹等四個人到他家來開會,讓阿佑夜里把傳單貼出去。傳單號召老百姓抗糧抗租,參加越盟,打倒法國鬼子和日本鬼子。
冬天來了,朔風刺骨。城里要飯的人越來越多,農村中已經有許多人餓死了,一場巨大的饑荒終于到來了。瓦美被不斷出現的越盟傳單弄得心驚肉跳。他一面命爪牙殘酷拷打抓來的許多嫌疑犯,一面命令陳文賞加緊探聽阿佑和越盟的關系。阿佑終于被傳訊之后拘留了。
3月9日晚上,瓦美突然召見賞翰林夫婦,告訴他們日本人發動了事變、已經占領了全越南的消息。瓦美將價值800萬元的金銀珠寶交給賞翰林夫婦保存。第二天,日本人便逮捕了瓦美總督和總督府法國官員們,隨即將他們逐出北圻省,押解到河內發落。一路上,越南老百姓用充滿仇恨的目光盯著他們,打倒殖民主義的呼喊聲不絕于耳。
日本人宣布越南獨立了。一方面,日本人到處宣傳他們對越南的“恩惠”,另一方面,餓死的人越來越多了,村子里,公路上,到處都是死人,根本來不及埋葬。法國人臨走時,釋放了全部在押的政治犯,越盟空前活躍起來。傳單像雪片一樣滿天飛舞,號召老百姓千方百計藏好糧食,別讓日本強盜搶走。在各地,越盟不斷搗毀日本鬼子存在地主老財家的谷倉,把糧食分給老百姓。這天,數千饑民聚集在賞翰林家的谷倉前,等待著越盟帶領他們搶糧。突然,一面有著金黃五星的紅旗出現在人們的面前,年輕的越盟戰士帶著人們砸開了賞翰林家巨大的谷倉,激動萬分的農民整整一天搬光了全部糧食。
阿春現在是日本憲兵隊的密探,威風不亞于過去瓦美總督手下的賞翰林。為了討好阿春,老奸巨滑的阿賞把所有田產都送給了阿春,表面上是為了兄弟之情,實際上是將鬼子征糧的包袱扔給了阿春。阿春卻并不滿足,他還想進一步把瓦美存在阿賞夫婦家的金子弄到手。兩人商量如何對付參加了越盟的阿佑,一致決定借日本人的刀除掉阿佑。阿佑回家動員阿賞將瓦美的金子捐給越盟買武器趕走日本鬼子。阿賞偷偷進城向阿春告了密。阿佑接到長工忠告后趕緊逃走了。
越盟的勢力越來越大,鄉村已經是共產黨的天下了,城里的日本鬼子也不斷有人被打死和失蹤。日本憲兵加強了恐怖統治,到處抓人,拷打嫌疑、濫殺無辜。賞翰林也被抓進了憲兵隊,日本人逼他交出瓦美存在他家的金子。他方萬想不到,這竟是阿春告的密。阿賞被押到了河內憲兵隊,和政治犯關在一起,目睹了日本鬼子殘害越南人的各種殘酷暴行。幸好不多久,日本投降,賞翰林被釋放出來。他在憲兵隊院子里一顆大樹下看見了一個瀕死的法國人,這人是瓦美。
8月19日上午,河內人民熱烈慶祝民主共和國成立。賞翰林夫婦在人山人海的會場上意外地看見了阿佑。但他們心里卻惦記著那些存在阿春家里的17只貨箱,里面藏著瓦美的金子。但他們趕到阿春家時才知道,阿春已經被越盟逮捕,他的所有財物全部被沒收,成了人民的財產。
【作品鑒賞】長篇小說《黎明之前》是越南著名作家阮公歡的重要作品,創作于越南全國和平恢復的1956年,這是作者從事文學創作以來最后一部長篇小說。無論從思想成就和藝術價值來說,這部作品在他一生創作中都有著總結性的意義。
《黎明之前》的背景是1944—1945年間,法國殖民主義者和日本法西斯奴役、壓迫、剝削越南人民的現實。19世紀50年代,法國殖民主義者侵占了越南,把越南變為了法國的所謂“保護國”,對越南人民進行了殘酷的掠奪和剝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法西斯為了發動太平洋戰爭,逼迫法國維希政權同意日軍進占越南。法國殖民當局盡管對越南人民兇狠殘暴,而對日本法西斯卻畏之如虎,唯命是從。自此,越南同時遭受著兩個帝國主義列強的雙重蹂躪和壓迫,越南人民陷入了空前的水深火熱之中。1945年3月9日,日本侵略軍突然發動事變,解除了越南全境的法軍武裝,將法國人關進了集中營。同時挾持“保大”傀儡政府,宣布越南所謂“獨立”。就這樣,日本豺狼趕走了法國豺狼,獨吞了越南。他們在越南實行慘無人道的收谷政策,以滿足侵略戰爭的需要,制造了越南歷史上空前的大饑荒,共餓死200萬無辜的越南人民,駭人聽聞、慘不忍睹。小說集中、真實地描寫了這段血淋淋的史實。作者懷著極大的憤怒,深刻地揭露了以瓦美為代表的法國殖民主義者狠毒嘴臉和卑鄙靈魂。揭露了日本法西斯更加殘暴的滔天罪行。揭露了殖民地的貪官污吏、惡霸地主以及各種民族敗類出賣祖國、欺壓百姓的無恥行徑。從而使讀者對解放前的越南社會悲慘現實有一個直觀、形象和本質的認識,這是《黎明之前》首要的認識價值所在。
與此同時,作者又以極大的熱情和敬意,描寫了越南人民,特別是越南農民在以胡志明主席為首的越南共產黨的領導下不屈不撓的斗爭歷史。早在1930年,越南人民的領袖胡志明就創立了越南共產黨,它標志著越南人民的獨立解放運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民主革命時期,從此,反帝反殖的斗爭一浪高過一浪。1941年,越南獨立同盟成立。1944年底,越南人民軍解放了全國六個省。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越盟下令全國總起義,8月19日,越南人民終于推翻了傀儡政權,成立了越南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小說同樣真實生動地描寫了這段驚心動魄的斗爭歷程。作品刻意表現了越南人民在漫漫長夜中對光明和自由的渴望和追求,也著意表現了人民在勝利到來之際狂歡喜慶的激動和喜悅。小說最后描寫8月19日人民慶祝共和國成立的盛大場面:無數的英雄,無數的紅旗,無數的歡呼,無數的眼淚。真正令人振奮、激蕩人心。它有力地告訴人們,被壓迫民族只要敢于斗爭、一往無前,就一定能獲得自由和解放。這是《黎明之前》的認識價值又一所在。
貫穿《黎明之前》的主要情節是陳氏兄弟三人走不同道路的故事。老大陳文賞是個擁有800畝水田的大地主,為人精明狡詐、心狠手辣。平時橫行鄉間,欺壓農民,這是個典型的鄉村土豪劣紳的形象。1944年,他為了在政治上尋找靠山,以應付日本人越來越厲害的租谷盤剝,投靠了法國殖民當局的省總督瓦美,撈到了全省聯合征谷隊頭子的肥差。作品著重揭露陳文賞在替法國統治者辦征谷的過程中的種種惡行劣跡。他囤積居奇,谷中摻沙,以次充好,利用職權壟斷征收,對農民催逼租糧,大秤進小秤出……無所不用其極!小說還揭露了陳文賞和法國主子瓦美之間互相勾結互相利用的齷齪交易。貌似“清正廉潔”的瓦美當著眾人退回陳文賞賄賂他的一箱香檳酒,背地里卻收下了他進貢的翡翠項鏈、鉆石戒指、耳墜、玉碗等贓物,還指使他的老婆暗示陳文賞要改送金子,以便卷逃回國。在他上任不到一年的短短時間里,瓦美依靠陳文賞這樣的走狗,搜刮了價值800萬元金銀珠寶的民脂民膏。而陳文賞則依仗瓦美的權勢,從一個被鄰里訕笑的土豪,搖身變成全省的首富。作品以幽默辛辣的筆觸,無情撕開了陳文賞和瓦美偽善和虛偽的假面具,暴露出他們貪婪、陰毒的真面目。陳文賞的形象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他概括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越南一類勾結外國殖民者、欺壓本國老百姓、無惡不作的封建統治者的典型,從而指出了造成越南人民悲慘命運的根源。
老二陳文春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越奸形象。他從小不務正業,在法國念書時就養成了吃喝嫖賭、揮霍無度的惡習。陳文賞怕他敗光家產,先下手為強,吞并了阿春的那份家產。陳文春則搶了老大的2000塊錢逃之夭夭,兄弟從此反目。日本進占越南后,阿春改換門庭,投靠了日本法西斯,幫著鬼子禍害自己同胞。小說中描寫陳文春為虎作倀,帶著日本鬼子竄到春亭鄉強迫農民拔掉田里青苗改種苧麻。描寫他因患花柳病不能參加憲兵隊而當上日本密探,干起捕殺越盟戰士的勾當。他倚占日本強盜的刀槍,當上了“二皇帝”,耀武揚威,不可一世。連老大陳文賞也害怕他對自己下毒手,不得不低三下四地求他“照顧”。作品通過陳文春的形象概括了一類在國難當頭、民族危亡的時刻認賊作父、為虎作倀的賣國賊的典型。
老三陳文佑是和兩個哥哥完全不同的人。他出身“卑微”。母親原是陳老財主的女仆,被地主強奸后生下了他。從幼年時代,他就像長工一樣替陳文賞干活。老地主一死,他就被兩個哥哥趕出了家門,過著食不裹腹、衣不蔽體的生活。這種經歷使阿佑走上了一條全新的革命道路。小說以十分質樸的筆法,描寫了陳文佑走向革命的全過程。他出于被壓迫階級的本能,十分痛恨為富不仁的大哥陳文賞。當老大用房屋、田產、女人拉攏他為法國人效勞時,他義正詞嚴地拒絕了。而對于越盟,他一開始就有一種自然的親近感。阿佑特別崇敬“這位大哥”,希望能跟他“結識結識”。他聽越盟的事跡,讀越盟的傳單,議論越盟的活動。只有在這時,“他才發現自己是真正活著的”。當麻老爹等四位越盟交給他監視陳文賞的任務時,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在他被法國人傳訊拘留之時,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他鎮靜自如地應付盤問,沒有泄露半點機密。法國人垮臺之后,阿佑已經公開地進行革命活動了。他以越盟的身份親自同陳文賞交鋒,明以大義,曉以利害,讓他把法國人的財物捐給越盟抗日斗爭。這時,阿佑已經成長為一個成熟的革命戰士了。作者由于十分熟悉農民生活,因此對于陳文佑參加革命不斷成長的過程描寫,顯得真實自然,可信可親。事實上,陳文佑在全書中是最真實、也最具活力的形象。當然,他是千百萬歷盡苦難、爭取自由、不屈斗爭的普通越南人民性格的典型概括,體現了時代和社會的本質特征。
從藝術上說,《黎明之前》的主要成就一是表現在情節結構的安排上,一是表現在語言的運用上。小說展現的歷史背景十分復雜,各種社會矛盾斗爭,犬牙交錯。但作品始終抓住陳氏三兄弟的不同生活道路的選擇,把殖民地半封建的越南偌大的現代社會舞臺上發生的重大事件,脈絡分明、錯落有致地表現出來,既是一部凝重的歷史教材,又是一部生動曲折的文學故事。這體現了作者成熟老練的大手筆創作功力。
從語言上來說,小說標志著阮公歡創作藝術的最高成就,簡潔、流暢、幽默、詼諧。作者具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又十分熟悉農民的生活,在描寫鄉村生活場景時,語言質樸、平易的特點十分突出,字里行間洋溢著一股濃烈的鄉土氣息,這是難能可貴的;另外,小說在描寫眾多的反面人物時,表現出了強烈的諷刺性。這種諷刺力量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作品幽默詼諧的語言。作者的幽默在于含而不露又耐人尋味。比如,揭露法國總督瓦美荒淫好色,將自己的養女變成夫人的過程,小說只字未提瓦美如何奸占年方二十的咪咪小姐,但瓦美的淫棍本相、咪咪的風騷嘴臉,以及兩人長期茍合的丑態卻躍然紙上。讓人回味良久。
上一篇:盧婭《黃昏》東方文學名著鑒賞
下一篇:韓敬霞《黑潮》東方文學名著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