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田銳生
唐大同
終于,在穿過和跨越了崇山峻嶺之后,停止了粗野的奔騰、咆哮,停止了魯莽的沖聞、拼殺……
和青衣江、岷江匯流了,結束了生命的洶涌,顯得如此平靜和安祥。
疲憊了嗎,或是已經死亡?
在荒山野嶺之中、深谷長峽之中、野蠻蒙昧之中……你是力量的化身。猛虎下山般的驚濤駭浪,蛟龍出海般的激流漩渦,擎起生命的呼號,莽莽然浩浩然穿過了多少個世紀、多少頁歷史的原始和荒蕪……
你撞擊著高高山巒的威嚴、陡峭石巖的頑固、陰森峽谷的黑暗……撞擊著死一般冷寂的世界、死水一樣沒有幾絲波紋的歲月……
荒蕪的崇山因你的吶喊而有了生機的萌芽;
蒙昧的時空因你的呼號而有了戰栗的躍動
是霆怒于被人類拋棄的冷寂的漫長嗎?
是在聲嘶力竭地呼喚屬于你的智慧之光嗎?
和青衣江、岷江匯流了,結束了洶涌澎湃的豪放和粗獷,象經過殘酷生死搏斗后的英雄武士,獲得了疲憊不堪的平靜、安祥。似乎一切都已結束了!
而我,卻仍然要呼喚你不會死亡的生命的力量。
你的歸宿不在這里,而在那遙遠遙遠的海洋,有現代文明燈塔照耀的海洋。
1987、1、25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讀完唐大同的這篇《致大渡河》很容易讓人想起曹孟德這幾行千古名句。的確《致大渡河》表達了詩人那種壯心不已的崇高情懷,所不同的是,他沒有象曹操那樣運用明快的比興,直接了當地表達激蕩翻滾的內心世界,而是把一腔激情寄寓在對大渡河客觀而沉靜的訴說里,讓你從這些似乎與作者無關的字里行間,體味出一種蓬勃向上的人生追求。
大渡河,一條桀驁不馴的河,她是力量的化身。在荒山野嶺之中,她象一柄長劍,劃破世紀的長夜,撩去歷史的塵沙,創造出一個生機勃勃的黎明;在荒涼死寂的世界里,她象一首歌,使陰森的峽谷和沉寂的崇山回響起生命的呼號。然而,當她與青衣江、岷江匯合之后,便象一個血戰后的武士,解盔謝甲,往日那種奔騰咆哮的氣勢消失在疲憊不堪的平靜與安詳里。這既是詩人對大渡河如實的描寫,也是詩人對自己乃至一代人的人生歷程的檢視與反思。
詩人和他所屬于的那一代人曾經有過輝煌的經歷,恰如崇山峻嶺中的大渡河,用鮮血和生命創造出一個嶄新的世紀,用呼號和吶喊搖醒了一個民族的沉沉之夢。然而,當歷史朝著他們的理想邁上一個臺階之后,有些人卻在一片安祥與寧靜中,忙于向后人訴說那過去的輝煌。詩人是清醒的,他意識到這種寧靜與安祥可能意味著死亡,而死亡不應該屬于大渡河,更不應該屬于詩人及其那一代開創新紀元的人們。因而,詩人在作品的結尾處,嘹亮地呼喊出隱藏在內心的熱切渴望:“你的歸宿不在這里,而在那遙遠的海洋,有現代文明燈塔照耀的海洋”。從這雄壯的吶喊聲中,我們看到了詩人那壯心不已的闊大胸襟。它對于后來者無疑是一個有力的啟示。
上一篇:《至仁山銘》鑒賞
下一篇:《致徐小淑絕命詞》鑒賞